第169章 镖局未来的规划

“此地距离翟塘关不过300里,而翟塘关那边有朝廷驻军镇守,且长江两岸皆是高山悬崖,不利于商业发展。”

“咱们的镖局坐落于此,就相当于物流中转站,往后我还打算把周围的土地全买下来,扩展成物流基地。”

“至于经营范围方面,就先固定在重庆府。”

“待镖局名声打响,咱们就沿着长江流域各府城,开办分号。”

“到时你我必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张世裕听后,开心得使劲搓手:“哈哈哈...好,好,好!”

接下来叔侄俩就跟张世裕讲分红和投资的问题。

方案是二叔提的,肯定是要让他也参与进来一起赚钱。

第一家镖局,就按照叔侄之前商量的那样。

由张世裕提供场地和人手,后期扩展的话,还需要他的武馆团队培训新手上岗。

李家叔侄则负责投入资金,还有公关维护、扩展业务、宣传等工作。

前期创业,为了大家都能齐心协力,还是尽量利益均衡。

李家叔侄因此决定,第一家镖局就先和张世裕五五分。

这一番商量下来,叔侄俩在武馆和张世裕聊了一整天,越聊越兴奋,根本停不下来。

直到临近宵禁,李家叔侄才恋恋不舍告别,并和张世裕约定改日到家里来谈。

第二天。

李弘贞花了500两,把四海武馆对面的一家豆腐作坊买了下来。

过几天等豆腐店撤场完毕,就安排装修队入场改造,并且让张大爷和李大梁住进去看场子。

他要赶在七月十五“中元节”来临之前,把扎纸铺开起来。

回家的路上,李弘贞向二叔问起庞知县的事。

“前不久看二叔来信说,庞知县有意和咱家重修旧好,不知二叔作何答复?”

“哼!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他以为主动示好,就能让老子不计前嫌?我呸!现在咱家东山再起,不必再看他脸色。不过看在往日的交情上,与他逢场作戏就好。”

“我明白二叔的意思,毕竟民不与官斗,咱们还要在忠州做生意,若无深仇大恨,大家还是以和为贵。”

“三郎能这般想,就好。”

李弘贞嘴上虽是这般说,心里可不这么想。

当庞知县和胡满勾结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将他列入必除名单。

接下来要在忠州开扎纸铺、创办镖局,都是带动当地经济的项目。

而他所做的这些,吏部都会算在庞知县的功劳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