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郎训侄

李弘贞见到这本书之后,终于明白明朝老百姓的识字率为何那么高了。

同时也唤醒尘封已久的记忆。

原主小时候也是用此书来启蒙认字。

魂穿哥前世也见过此书的“原本”,值得讽刺的是原本并不在华夏,而是静静躺在“丑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至于华夏典籍为何会流失海外?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满清有条法律规定:未经官府允许,开私塾者,斩立决。

而且每一所官学都有一块顺治年间颁布的卧碑。

碑文上写着:读书人不得讨论国事、不得立盟结社、不得刊刻文字。

2023年梅州市大埔县大埔中学发现的清代碑文

读书人的思想尚且被禁锢到恐怖如斯的地步。

普通老百姓想读书认字?那更是门都没有。

统统一把火给烧了!禁了!

谁敢私藏前朝禁书,杀你全家!

他们的大阿哥、三阿哥、七四八阿哥,却在全年无休的学习汉文化。

学习怎么把汉人的世世代代变成文盲,怎么让汉人老老实实给满清贵族当耗材。

西元1900年的真实影像

想起前世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李弘贞再一次被气得心肝脾肺肾,哪哪都疼。

如果没有八旗太君入关,炎黄子孙本该是一个文化自信、科技发达、幸福指数最高的民族。

可是在历经满清300年的愚民统治后,最终沦为一群思想愚昧、贫穷落后、毫无尊严、任人欺辱的牛羊。

“阿叔,你怎么哭了?”

小元魁稚嫩的声音,把李弘贞的思绪拉回现实。

他淡定抹掉溢出眼角的血泪,接着翻下一页。

发现书中没有他想要的那四个字,就在纸上写下“夷蛮戎狄”。

然后让小元魁坐在自己腿上,当起了人生导师。

“你阿叔读书不多,只能教你这四个字,仔仔务必牢牢记住。”

“嗯嗯...侄儿洗耳恭听。”

老夫子文绉绉的讲学方式,李弘贞学都学不来,只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说道:

“我们的祖先从开天辟地以来,在很长一段岁月里跟野兽一般无二。”

“从吃生肉,到燧人氏钻木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