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雷神机可不得了,因为体型太大,需要两个人才能操纵,而且枪管能旋转,还能连续打五发。”
“正因为有了此神器,戚将军才能南平倭寇,北御鞑靼。”
李弘贞不淡定了,这不就是左轮手枪的雏形吗?
没想到明朝的火器竟然这么牛逼?
决定了,下次去鬼市找找看,不管多贵一定要买回来改造。
“那这位赵仕祯先生,还钻研了哪些火器?”
秦良玉道:“我爹与他只是书信往来,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万历十二年,东吁蛮子(缅甸)入侵云南。”
“当时恰逢雨季,云南当地又是潮湿密林,导致我军的火器经常哑火。”
“赵先生在邸报中得知前线战况,便向兵部主动请缨,没多久他就钻研出一种不惧雨天、不怕潮湿的火铳。”
小主,
讲到这秦良玉忽然叹息一声:
“只是可惜了,这种燧石火铳因为造价过高,被户部称为吞金猛兽,上书陛下给叫停了。”
“赵先生不善于逢迎献媚,自己手头又没钱,所以燧石火铳一直未能得到进一步扩充。”
李弘贞冷笑道:“据我所知,一把燧石火铳造价不过才三两银子,市舶司与各国都有商贸往来,户部怎么会没钱?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党争,才令户部不肯拨款。”
秦良玉赞同道:“没错,如果张首辅还活着,有他主持大局,党争这种事便不会发生。”
“如果我有钱、又有官身的话,倒是很想把自生火铳和五雷神机结合在一起,钻研出一种不怕水、又能连续发射的新型火器。”
闻听此言,李弘贞当场向她竖起两根大拇指。
“厉害咯,我的小姐姐,不愧是将星下凡,连这个都想到了!”
秦良玉面带喜色点点头,而后脸色一变,不怀好意的说道:
“将来你若是当了武官,务必帮我谋取一块清净之地,让我钻研火器。”
“我若把这种火器研制出来,战场上你就是王者。”
李弘贞小鸡啄米点着头:“我懂我懂,你真有这个想法,我绝对举双脚赞成。”
(章节结尾纠正一个问题:网上资料显示,燧发枪是崇祯年间毕懋康在西元1635年发明的,但作者不这么认为。因为毕懋康所着的《军器图说》也是在1635年出版,按照华夏史观的正常逻辑,发明时间一定要早于书籍出版时间,华夏每一种科技不像阿基米德洗个澡就发现浮力定律、也不像牛顿被苹果砸中就领悟地心引力,而是有着一脉相承的迭代更新,所以作者认为燧发枪应该是由赵仕祯首创,再由毕懋康改良并编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