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接触到硝酸,会瞬间失去金属光泽。
在溶解的过程中,由黄色变成橙色,直到变成红色会释放有毒烟雾。
当然,这个溶解的过程很漫长,可以通过加热烧杯使其加速溶解。
等银子被溶解完毕,就成了硝酸银溶液。
如果想长期储存这种物质的话,可以等溶液达到常温之后,它自然会析出硝酸银晶体。
值得注意的是,硝酸银晶体需要放置在光照黑暗的地方,不然它遇到光会分解掉。
而硝酸银这种物质,在明朝还有另一个跨时代的作用。
那便是将盐水处理过的照片纸,放入硝酸银中浸泡,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氯化银,做成一张感光纸。
要是再弄个老式照相机出来,就实现科技大爆发了。
到时再开一家照相馆,小钱钱这不就来了吗?
想到这里,李弘贞情不自禁地露出贪婪的坏笑。
当然,为了避免秦邦翰和汤显祖起疑心。
并没有把摄影技术告诉他们。
李弘贞寄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实验探索中,偶然发现硝酸银的作用,从而引导他们发挥智慧的大脑,自己发明摄影技术。
不要什么事都依赖穿越者,底牌亮得太多,会被人当怪物的。
“叔白,现在制作镜子的四种材料已经齐全,接下来就看你如何让我们见证奇迹?”
李弘贞装模作样的掏出那本《炼丹术》小册子,稍稍复习一下。
接着把硝酸银、硝酸铵、葡萄糖、氢氧化钠依次倒进一个平底烧瓶当中。
然后用木塞将瓶口堵住,拎起瓶子使劲地摇。
还没摇几下,瓶子中的液体就成了棕色。
再摇几下,整个瓶子已经不再透明,有一丢丢水面反光的效果。
直至李弘贞停止摇晃,整个瓶子竟然成了图中的这副鸟样。
秦邦翰和汤显祖都看傻眼了。
卧槽!
他们还以为要像染衣服那样进行浸染、固色、漂洗多道工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
李弘贞拔掉木塞,往瓶子里瞅了一眼,瓶底还有一些没附着到内壁的残留物。
接着扯下防毒面具,冲着二人尴尬笑道:
“我好像操作失误了,但是又好像成功了。”
汤显祖和秦邦翰轮流把瓶子研究了个底朝天。
完了汤显祖提出疑问:“如果我们要把四种材料,进行勾兑之后淋在平面玻璃上,那是不是还要摇晃?”
李弘贞回道:“我的《炼丹术》书中,只记载了材料的炼制配方,并没有实际操作手法,这个得慢慢探索。”
秦邦翰看了看自己写的实验日记,然后分析道:
“我觉得不必那么麻烦。因为在摇晃的过程中,无法对整块玻璃进行密封,很容易让人中毒。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表明,每一种物质都是在和另一种物质融合之后发生反应。只要我们将四种物质,依次淋在玻璃上,同时把比例和顺序记录下来,多尝试几次最终应该能成功。”
“好!就按二舅哥说的办。”
随后三人来到室外。
为了避免污染环境,对实验的地点进行了防护。
他们将一块150乘60的平板玻璃,放置在两张长条凳上。
经过两个时辰的尝试,报废了十几张玻璃之后。
终于做出一面毫无瑕疵的玻璃镜子。
三个男人站在这面镜子前,各自述说着发明过程。
“别看制作镜子如此简单,在炼制材料的过程中,那才是让人绞尽脑汁。”
“要不是道士的《炼丹术》只交代只言片语,二舅哥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叔白不用怪那位道家高人,正是因为只有只言片语,才能让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领悟到很多东西,也算是受益良多吧。”
汤显祖指了指堆在角落的报废镜子。
“主公,这些琉璃镜要怎么处理?”
李弘贞从腰间掏出两把玻璃刀,分别是一把直线切刀,以及一把圆规形的。
“当然不能浪费,把它切了还能卖钱。”
接下来三人将那些报废的玻璃镜,选取完整的镜面切成圆形或者方形。
再把这些镜片送到火器工坊加工,最后就得到一堆加了木框支架的成品镜子。
边角料也没有浪费,全部切成杯口大小的镜片,留着后面做成化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