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向书案,拿起象征主将的印章,眼中透露着无尽的悔恨。
“本将终究还是低估了蛮子的实力!以至于诸多将士,因我错误的判断白白送了命。”
“哎!罢了, 本将还是交出将印,到巡抚面前负荆请罪吧。”
李弘贞不清楚徐元泰到底给了他多大的压力,感觉此人也太废了。
碰到点挫折就自暴自弃,一点大将风范也没有。
“卑职斗胆进言,指挥使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何必把这份功劳让与他人?”
李延栋转过身凝视着李弘贞,语气很沉重的说:
“小子,倘若你去过重庆的钓鱼城,就能明白当年几十万蒙古大军,为什么直到宋朝灭亡,也拿不下钓鱼城。”
“而今挡在我军面前的山城,与钓鱼城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就算戚继光来了,也无能为力。”
“继续强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这场仗是否接着打,还是交给巡抚来抉择吧。”
李弘贞听后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政治家发起的战争,往往充满了各种权衡利弊。
如果战事不顺,朝廷多半会及时止损。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停止讨伐奢元忠,让他割让铁矿,朝廷答应退兵。
如此一来的话,就会给后来的奢崇明叛乱埋下隐患。
这是李弘贞最不愿看见的结果。
思及此,他眼神变得坚定,朝李延栋抱拳道:
“指挥使不必言之过早,卑职不才,愿献上破城良策。”
“你该不会是想,用你所谓的热气球来攻城吧?”
“正是!”
尽管李延栋至今还没亲眼见过这种飞天之物,但也详细了解过这玩意的性能。
说白了,热气球不过是一种比了望塔更好用的侦察工具。
它最多只能携带三个人,又不能在上面架设大炮,也不能像鸟一样自由飞行,更别说拿来攻城了。
李延栋把关于热气球的硬伤,跟李弘贞说了之后。
李弘贞却还是信心十足的说道:“成与不成,请指挥使看仔细了。”
他在孔明灯底部拴上一条绳子,再次点燃之后,让其漂浮在沙盘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