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内阁会议

“诸位再看看大凉山红圈的位置,铁矿覆盖的范围要比秦岭大上好几倍。”

接着许国又拿出李楠给他的账本,上面记录着陕西四川两省,找李弘贞订购水泥的账单。

“诸位请看,这才短短半个月,这位四川商人已经有6万两银子进账。”

“按照大凉山铁矿百倍的储量来算,500万两已经是保守的估算。”

这下子王家屏终于没话说了。

如果朝廷真的能掌控大凉山铁矿的话,那么就算全国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这片土地打下来。

另外一方面,当水泥成为国营商品之后,就能让水泥路铺遍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主干道。

要致富先修路,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连秦朝人都知道,当年秦始皇就在全国修了好几条高速公路。

而且水泥普及开来后,不仅能代替造价高昂的糯米石灰浆,还在房屋建筑领域节省木料的消耗、亦或者起到保护森林的作用。

就拿南京来说,由于人口众多,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燃料的需求,已经把周围的山都砍秃了。

/

(实景图片对比)

假如有了水泥,大明政府就不用每年花高价从南洋进口木头。

小主,

这样算下来,打下大凉山怎么算都是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唯一棘手的问题是,播州的杨应龙会不会跟西南蛮子联手。

就在前不久,于慎行派使者持钦差节杖,到播州传杨应龙来重庆府城受审。

可是却被杨应龙羞辱了一番,还挥剑斩断了钦差的旗子。

于慎行一怒之下,对杨应龙放了句狠话,便怒气冲冲地回到京城参杨应龙一本。

要求万历皇帝下旨革职查办杨应龙,如若这家伙还敢抗命,就派兵围剿。

然而万历皇帝一点也不在乎天子威仪被杨应龙冒犯,把这件事推给内阁来决定。

当时的内阁正在料理北方受灾的事,哪里有精力处置杨应龙?

眼看皇帝和内阁都不想掺和这件事,于慎行便以辞职为要挟,劝万历皇帝早立太子,目的就是要逼万历皇帝给个主意。

此举再一次惹怒了万历,大手一挥,把于慎行给炒了鱿鱼。

礼部尚书空出来的位子,便由首辅申时行暂时担任。

王锡爵看大家都缄默不言,便提出自己的建议:

“诸位,我等出兵的难题无非两个。一是担心蛮子与杨应龙联手,二则是出师无名。”

“我有两个好主意,不知诸位可愿采纳?”

申时行点头道:“元驭(王锡爵字),但说无妨?”

“其一,我提议让陛下起草诏书,派太监到播州传旨安抚杨应龙。”

申时行听后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好。杨应龙得了圣旨安抚,便不敢再轻举妄动,否则他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锡爵接着说第二个主意:

“其二,无需钦差到西南蛮子的地头上调查,咱们直接派使者,让乌撒土司纳土归降,若不然,天兵围剿。”

申时行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这不是跟抢没区别吗?”

王锡爵轻蔑一笑:“阁老不能这么说,自古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任何一片土地,只要中原王朝愿意,都能纳为汉土。”

申时行满意的点点头:“好!老夫同意打这场仗。其他同僚呢,你们怎么看?”

赵志皋率先起身作揖:“下官附议。”

王家屏也起身表态:“下官也附议!”

“好!户部即刻拨下饷银,全国调集粮草运往四川。”

“兵部向四川各个卫所下达备战文书,务必在秋后兵临大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