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钢筋混凝土

“没来得及和两位兄弟商量,在这里向两位赔不是。”

听李弘贞亲口承认,二人肉痛到心脏直抽抽。

牛老黑捶着胸口说道:“咱们自己握在手里,自个赚大钱不好吗?”

马大孔也道:“是啊!咱们都还没赚到钱呢,李老板就献了出去,实在太那个...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弘贞收了和善的面容,冷声问道:“莫非两位认为,咱们靠垄断水泥,就能一直赚大钱?”

“不然嘞!想那涪陵裴氏,还不是靠垄断酱菜秘方,赚得盆满钵满?”

李弘贞再问:“我再问你们,全天下的人一顿不吃酱菜,难道就没别的东西可吃了吗?”

二人脸色尴尬,垂下头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倘若大明境内已经没有木头建房,那朝廷就会从别国花高价进购。如果连海外的木头都没了,那么水泥就会成为天下人的刚需之物。”

“而这个刚需之物,又被咱们牢牢捂在手里,试问,咱们是不是天下公敌?”

二人把头埋得更低了,不过马大孔似乎还有点不甘心。

“可你完全可以等咱们赚够了钱,再把秘方交出去也不迟啊。”

李弘贞叹息道:“老马,我劝你把格局抬高一点!光靠咱们的铁矿生产水泥、承包工程修路,显然过于独木难支。我相信朝廷在得知水泥的妙用之后,必会大力推向全国。到时候全国的夯土换成水泥路,对我们做生意的人而言,所获得的收益难道不比卖水泥更多吗?”

“另则,我把水泥献给巡抚。将来如果咱们在陕西做生意,便能获得衙门的关照,这是不是比咱们用钱财去贿赂更划算?”

二人听后恍然大悟,忙点头赞同:“说得有道理,如果以后不用上下打点,倒是能省去一大笔钱。”

“那是!咱们这是跟巡抚大人合作,下面那些宵小之辈,哪敢欺负咱们?”

李弘贞捧起酒坛将三个空碗满上,末了端起来说道:“好了,既然两位兄弟都赞同我的做法,那希望咱们接下来齐心协力、共享富贵。干!”

经此一事后,水泥正式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

在矿场附近,一座座工坊拔地而起。

除此之外,曾思勤还征调来一帮精通榫卯的工匠,在溪流和江河附近搭建起了水力磨坊。

令李弘贞意想不到的是,明朝竟然连风车都有。

与欧洲风车不同的是,明朝的风车扇叶是立式的。

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风车都能转动。

(图为《天工开物》复原的立式风车。)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产水泥所需的石灰石,在资源丰富的秦岭一点也不缺。

有了水力风力的机械加持,砸碎矿石变得十分高效,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生产出几十吨成品水泥。

在此期间,李弘贞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他特意去城里的铁匠铺,造了几个混凝土的搅拌机,以及一批装木轮的灰斗车。

再把这个搅拌机安装到水车上,那搅拌水泥跟骨料的效率简直快到起飞。

当巡抚大人再来工地查岗的时候,见到的是驿站门口横着一条平坦的水泥路。

为了测试路面的硬度,就命侍卫一刀劈在路面上。

“嘭”的一声金石脆响,地面溅起肉眼可见的火星,刀口已见点豁口,地面却只留下白痕。

见此情形,李楠捋着胡须,畅怀大笑:“哈哈...看来李三郎所言非虚,这才不到一个月,水泥就已经坚如磐石。”

左参议提出建议:“启禀大人,下官以为还要试验这路面是否能防水?”

李楠颔首道:“没错,道路最怕雨水侵蚀,确实有必要测试一二。来人,拎几桶水来。”

下一刻,当侍卫把水泼到路面的时候。

水非但没有侵蚀掉路面,反而像是受到什么召唤,流向道路两旁。

众官员这才发现,原来道路两边还修建了排水渠。

不得不说,这细节做得绝绝子。

随后李楠带领一众官员,沿着水泥路往南走。

直至来到施工路段,眼前的一幕让众官员瞠目结舌。

就见河边的水车转个不停,工人嘿哟嘿哟喊着号子、手里挥舞着沙锹,将水泥和碎石加入搅拌机。

末了,工人将搅拌机倾斜,混凝土从搅拌机的出口倾斜而下,填进下方接应的灰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