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在下不能苟同,宋高宗即便不想继续空耗国力北伐,也根本不用杀岳飞。”
“他能听信秦桧的谗言,就算不得是一个合格君主。”
看李弘贞还是不明白关键所在,徐元泰只能耐下性子继续开导他:
“你还不明白,秦桧的主张,就是当时主和派的主张,高宗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官势力逼宫,又顾及到广大百姓的意愿,宁愿背负骂名,也要选择杀岳飞妥协,那也是情理之中。”
“本官再问你,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介平头老百姓,你愿不愿勒紧裤腰带,支持岳飞北伐?”
这个灵魂拷问,问得李弘贞一时呆愣。
“大人是说,当时的宋朝百姓,也不支持北伐?”
“也不缺乏一些像岳飞这种血勇之人,不过从人性的立场看待,本官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先过好自己的日子。”
李弘贞沉吟许久,仿佛想通了什么,对着徐元泰拱手作揖道:
“多谢大人指点,在下往后言行,会注意三思而后行。”
徐元泰颇为赞许的点点头:“你能听进去,本官甚是欣慰。往后不管你在商场,还是官场,希望对你有所朱毅。”
经过和徐元泰的这次讨论,使李弘贞看待历史的态度变得更加透彻。
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人们总是站在上帝的视角,或者抱着对岳飞之死的意难平去批判赵构。
可换成任何一个普通人,穿越去了宋朝成为一介平民,相信他也会选择小民生活,而不是大国尊严。
又或者总有人天真地认为,假如把赵构换成刘禅和李世民,他们一定会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完全不考虑当时的北方能不能支持这场灭国战争?
别说灭金了,能不能在蒙古和金人的眼皮底下,守住北方故土就很不现实了。
这时,徐元泰忽然说道:“本官今日前来,准备将这些尸骨妥善安葬。李老板,既然你已经雇人在此拾骨,那本官也就无须再浪费壮劳力。”
李弘贞问:“大人打算将这些尸骨移葬何处?”
“前朝遗骨可不能随意乱葬,还得从长计议。总之,此地将作为镖局选址,定然不能有这些尸骨招惹阴气。”
李弘贞对此倒一点也不在乎:“草民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大人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