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漆黑一片。
哪怕身后有着堪称伟大的太阳在照耀着,每秒钟向外辐射的能量高达3.828*10^26瓦特电量,相当于全球最大的核电站连续发电478万年的总和。
但在距离太阳7.5亿公里的距离上,李洲在空间泡内能看到的太阳并大小,已经不及地球附近能看到的1/5。
太阳因此不再壮丽炽热,黑暗的太空中,太阳显得昏黄,如同深夜一支电池即将耗尽的老式电筒……
秦重还在飞行,如约带上了李洲,以0.5倍光速的速度,操纵着空间泡进行亚光速曲率飞行。
之所以是0.5倍光速,而不是0.3、0.7、1倍光速,这背后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个速度已经足够,已经足以让秦重在管理员到达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附近的拉格朗日点时与其碰面。
既然这个速度已经足够,那秦重就没必要耗费更多能量去赶路。
虚无的空间中,创世粒子无法得到补充,面对漆黑一片的太空,哪怕是秦重,也得小心计算自己的航线,节省每一点可用的资源。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帝王党的乌拉诺斯号飞船,也正以0.5倍光速飞行,采用了某种特殊的,不同于曲率飞行的方式。
秦重因此在追上乌拉诺斯后,便隔着五千公里的距离,观察分析着乌拉诺斯号飞船,也在感受着乌拉诺斯对于自己的观察。
从秦重的初步观察判断,乌拉诺斯比他想象的更加特殊,或者说强大。
光是飞行方式上,就已经掌握了某种玄妙的方法。
飞船周围没有因空间扭曲产生的引力波动,没有使用笨拙的质量衰变推进方式(聚变强推:)。
乌拉诺斯的飞行方式与维度有关,并非秦重的研究方向,却也隐约感受到了其中的玄妙。
应该是在量子力学和弦理论基础上,对于超光动力学的某种实现。
一种适用于三维及更高纬度的飞行方式……
还真是令人意外啊,帝王党的科技进步速度,已经超出了秦重的计算。
这种超出计划的变化,让秦重有了某些预感,觉得所有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