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房俊,有诗仙之姿!

可是……

如果我真的做了什么,对得起高阳吗?

孔颖达激动得全身颤抖,作为知名大儒,孔圣人嫡传,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遇见一篇稀世佳作。

现在,佳作就在眼前,他已经老泪纵横,擦了擦鼻涕泪,孔颖达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诵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一篇《蜀道难》,意气风发、波澜壮阔。

调动了所有人的情绪,让所有人都深陷其中,危于蜀道高危的气势。

当最后一句收尾,紧张的气氛,就好像长剑入鞘,所有的杀气也消散于无形。

刹那间,整个诗会,陷入了一片死寂。

他们终于相信了,天才这东西,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羡慕不得。

“奇!这就是一首千古奇文啊!”姚思廉兴奋得手舞足蹈,“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自秦汉时代开始,就鲜有此体调。”

“房二郎这篇《蜀道难》,妙在起伏,其才思放肆,语次崛奇,自不待言。”王珪也从震惊中缓过神,对着房俊竖起了大拇指:“七言长古篇法,旧题乃篇末一、二句缴上起句,又谓之“顾首”,唯有《蜀道难》是也。”

就连李承乾的授业恩师于志宁也是对房俊佩服得五体投地,“屈原《离骚》本千古辞赋之宗,而后人模仿盗袭,不胜厌饫。然,亘古代竟无能仿象。唯《蜀道难》通篇奇险,不涉旁意,不参加平调,实与屈子互相照映。”

所有人都发表了看法,孔颖达也笑着看向房俊,“看来,我大唐第一才子的头衔非你莫属了。”

就在这时,吏部侍郎颜相时起身,缓缓走近房俊,上下打量之后,看向其余众人。

颜相时声音高亢,“诸位,这篇《蜀道难》笔阵纵撗,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股之间……老夫认为,房俊可为谪仙人!”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