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老李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虎眼,不可思议地看着房俊,“你在为朕图谋……人才的引进、输出?”
五姓七望为啥牛逼?为啥始终屹立不倒?
不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有书籍,有学府,掌握着人才嘛。
掌握人才,就等于掌握了唐帝国官员的输送命脉。
要知道,书籍千金难求,多数都掌握在豪门手里。
想要读书,想要出人头地,首先要依附豪门。
想要当官,还需要豪门望族的举荐。
做了门阀氏族的走狗,自然要事事偏袒他们。
变相地成为他们的保护伞,通风报信、官场开绿灯……各种各样的照顾。
几百年的时间里,豪门望族、门阀世家相互联姻,关系网十分复杂,牵一发动全身。
人才都掌握在豪门世家手里,自然能保住这些世家在唐帝国不可撼动的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解决关陇很简单的。”房俊抿了一口酒,“给程叔叔八千骑兵,程叔叔用不上七天就能把活儿干完。”
“那肯定的。”老程狠狠一拍桌子,“俺老程要是带兵,第一件事就是让人砍下老丈人的狗头当夜壶!”
“知节,不可胡言。”老李瞪了老程一眼,而后看向房俊,“非朕的大刀不锋利。朕也想过,让知节带兵马踏关陇,全宰了就没这么多麻烦了。但你要知道,隋唐交替,死得最多的就是读书人。朕真的挥刀子,是杀得过瘾了,可朝廷要掉进无官可用的深渊。”
“陛下,你都知道,豪门望族、门阀氏族仰仗的根基,为何不从根基下手呢?”房俊笑了笑,“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手里有书,以及大唐特有的举荐制度。如果没有这些,那他们就是案板上的肉,任你宰割。”
“朕想过重开科考。”老李牙齿咬得吱嘎作响,“可他妈的,过来考试的考生都还是他们的人,这和举荐制没啥区别,人依旧在他们手里。”
“但不管怎么说,科考才是核心,书籍才是重中之重。”房俊起身找来一本《论语》,“陛下,这本书是我花了五吊钱买的。但我的字模成型,我的印书局开起来,我能把价格压到十文钱以下……”
轰!
一句话,宛若惊雷在老李耳边炸响。
老李嘴巴半张,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房俊,惊讶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