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高啊,我等恐怕是此生都难以企及啊!”
“哎……国师还有一句话流传:虽不能往,然心向往之!”
“嗯,着实令人佩服!我只记得国师那首《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原以为是书生意气,没想到,国师竟真做到了……”
学子们交谈着,议论着秦川的诗词,议论着秦川的战绩,眼里充满了憧憬,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他这样的人,哪怕功绩只有他的十分之一也好。
而朝中的文官,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的为之贺喜,大赞这份战绩震古烁今,亘古未有,秦川乃是大乾的一代战神!
也有的因为之前参过秦川,满腹忧愁,害怕遭遇打击报复……
……
右丞相府。
李宗闵和前来聚会的文臣们,面色凝重地坐在后堂椅子上。
“右相,着实是没想到啊,国师居然只带三万人就消灭了匈奴十万人……你说这、这也太离谱了吧!”
“当初,是谁把他举荐给陛下的?”
“还不是那张朝宗力荐的,还有张九成、陈亮他们……”
“右相,等他一回朝,指定是要收拾我们了,您看,这怎么办呀?”
曾经参过秦川的文臣,在这放置多个碳炉的后堂之中,竟一个个都急出冷汗。
而李宗闵圆胖的脸上,更是一片煞白。
他是万万没想到,秦川不仅能打赢匈奴人,还把屠耆单于生擒了。
那他寄给屠耆单于的那封信,不知道寄到了没有,更不知道,有没有落到秦川的手里……
虽然他内心深为担忧,但到底是沉稳老练之人,只见他捋着八字须,装作淡定坦然的样子,道:“各位同僚,本相以为,我朝自有律法在嘛,你们参国师之言,都是依律参奏,自是不用担心的,更何况,一百多位同僚,陛下也不可能全部将你们罢官,这一点,就无需担忧了。”
“右相所言极是,想来,这么多年,这个朝堂要不是右相撑着,又岂有他秦川建功立业的机会,右相才是真正劳苦功高之人啊……”
对于这些吹捧话,李宗闵表面默默听着,其实心里很不是滋味,随便应付了几句,就把这些文臣打发走了。
“敬修,派去匈奴的那两个人,回来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