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节骨眼上,女帝居然放大招了。
秦川暗中想,真是谢天谢地,不用听这些老家伙骂自己了。
只是和亲一事,女帝从来没有提及啊……
顿时他也来了几分兴致,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果然,听到女帝说和亲的事,方才忙着参秦川的大臣们纷纷闭了嘴,马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和亲一事上来。
众大臣议论纷纷。
“楼兰一直是我朝的邦交国,如若能与楼兰和亲,对于抗击匈奴大有作用,我朝与楼兰互为犄角,互相策应,就再也不惧匈奴入侵了!”
“臣觉得也是,此次和亲,对我大乾而言,大有好处!”
“臣附议,与楼兰联姻,实在是大喜事啊!”
“臣也附议和亲。”
“臣等皆附议和亲!”
见群臣都赞同和亲,女帝凤眸扫到秦川身上,“国师如何看呢?”
秦川冷哼一声,道:“和亲有个屁用!和平是靠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闻言,女帝默默点头。
而百官中众多人,亦是不敢吭声。
毕竟东南沿海宋侍郎的抗倭大捷消息,已经传到了朝廷,尤其是如此低的战损比,几乎让百官们都不敢相信。
宋濂他一个文官,带兵抗倭,居然打得这么好?
难道那本《戚继光兵法》真有那么神?
想到这泼天功劳落入宋濂之手,有些官员内心悔不当初,早知道这样,我抢着去抗倭啊……
就在百官们各怀心思之际,却见李宗闵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欸,国师此言差矣啊,倘若我大乾还要与楼兰开战,那岂不是四面受敌,倘若楼兰不和我大乾和亲,而是去和匈奴和亲,这后果……国师想过吗?”
听到右相这么一说,众官员纷纷附和。
秦川还想跟李宗闵辩论几句,女帝这时却说道:“好吧,既然众卿家同意和亲,那便与楼兰和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