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后世的电影中关于地主的描写基本上都是反面的。。
那这么说,减租这法子是行不通了。。
谁知李子文一咬牙,“减租就减租吧!家中还是有百贯钱财的,再说,我相信明儿!这酒馆迟早是一项进项!”
李辰听罢直摇头。。
李长青听罢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他开始思考,如果酒馆经营不下去怎么办?
李家破产了怎么办???
最先倒霉的肯定是佃户。。
随罢李长青也一咬牙,“阿耶如此信任明儿,明儿定当不辱所望。更何况,阿耶是知道明儿的厨艺的,做的菜如何大伙也是有目共睹的!”
李子文和李辰听完也是觉得李长青说的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酒馆本就是哪家菜好吃就是哪家火的。
李辰站了起来,对着李子文行了一礼,又对李长青行了一礼,“我是李家的人,死也是李家的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想为李家添一份力,郎君要是不嫌弃,这管账一事,别看我年纪大了,但是还是做得了得!”
李长青暗自一笑,本就是想带你一起的,现在李辰自己也同意了,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管事老当益壮,自然是可以的,这以后的管账就交由管事了!”李子文倒是替李长青答应了。
李辰再次行了一礼,然后道,“那我现在去通知佃户,看看他们有没有愿意来的。”
李长青插了一句,“最好是年纪与我相仿且行事稳重的。”
李辰并没有觉得这个要求过分,也许是郎君觉得年纪相仿也好有人说说话。
其实李长青只是觉得小孩子就算是参与农忙也帮不上多大的忙,要带大人的话他反而会觉得有些内疚,总不能把人家家中的劳动力带走吧。
过来一会儿,李辰带了五个年纪和李长青差不多的孩子过来。
由于可以减租,许多佃户都答应随同李家郎酒一同去经营那个酒馆,李辰便在其中挑选了五个行事相对来说比较稳重的孩子。
这五个孩子见到李长青一一做了介绍。
个头比较壮实的孩子率先做了介绍,“郎君,俺叫牛大,家中就我一个独子,听李管事的说郎君要去经营酒馆,家中大人便叫我随郎君一同前往。”
李长青观察着这个个头壮实的牛大,黝黑的皮肤说明他经常在田地里干活。从面相来看也能体现出这个人的憨厚老实,敢于率先介绍自己也能说明这个人是个外向的性子。
但李长青却问,“农忙时,你可在家中帮工?”
牛大也没多想,直接回答,“我一人一天可以收一亩的麦子。”
听到这里,李长青摇了摇头,“你回去吧。”
牛大连忙问,“是小的哪里说得不对?惹怒了郎君吗?”
李长青道,“你方才所说家中就你一个独子,而且一人一天便可以收一亩的麦子,说明你也是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劳动力,我酒馆随说是重新开张,但前期的工作肯定也是十分繁多的,一忙起来你农忙的时候不见得能够回来帮家中,我并非不懂得农事的人,怎么因为要重开酒馆而耽误了你们的收成?”
李长青说罢,牛大也只好叹了口气随后向李长青行了一礼便离开了。
李长青望着牛大离开的背影嘀咕道,“是个好苗子啊,可惜家中就他一个独苗。。”
随后他又对着剩下的四人说道,“你们谁还是家中的主要劳力的,也请回吧,不能耽误收成。”
李长青说罢便有二人冲他行了一礼,然后就离开了,只剩下两人。
李长青看着那两个人,“你俩介绍介绍你们自己。”
这两个农家小子的皮肤并没有牛大那样黝黑,在牛大面前这两小子也算得上的白净的。如果放在城里说是城里人也不为过,只是两人身上穿的是麻制的衣服卷着袖子和裤腿,小脚上还有干涸的泥土。
其中一个有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站了出来,向着李长青行了一礼,“小子是王家的,家中排行第二,平时帮工也只是端端茶水,晒晒粟米罢了,要是说收小麦的话,说来也惭愧,恐怕是一天连半亩都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