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衙内的跟班

陆从安提及的这位侄子,正是其手足之子,名唤陆文。因其弟早年离世,抚养陆文的重任便落在了陆从安肩上。

陆氏一门殷切期望陆文能循正规科举之路,步其舅父陆从安之后尘,蟾宫折桂,高中进士。

遗憾的是,陆文天性使然,与科举严谨之风格格不入,书卷难以入心。

他依仗着舅父的宠溺,选择了另一番天地,在东京城与一群市井游侠为伍。这群人虽常被视为泼皮,实则多半充任着京都显贵子弟的随从角色,而陆文,作为官家后代,在这群随从中地位略显优越,常常伴随于衙内左右,侍奉得周到细致。

及至陆家全族投入元老院的怀抱,商业经营成为家族的新焦点,这对于不谙此道的陆文而言,成了难以跨越的障碍。

元老院治下规矩又严,陆从安只能将陆文安排进资政院,跑跑腿、打打杂。当然,陆主席时刻耳提面命,教诲他需“机智敏锐,避免是非”。

资政院跟元老院众首长往来密切,一旦陆文被某位首长看中,成为其助手或门生,那就可以算飞龙在天了,亦算得上告慰了早逝胞弟的在天之灵,不负陆从安多年的养育与期望。

不多时,张义带着一个年轻人进门了。

一进门,陆从安就说道:“侄儿,这两位是元老院的乔首长和苗首长,赶紧行礼”。

作为衙内的多年跟班,待人处事劲肯定是不少的。陆文一听老舅这么说,立刻躬身行大礼道:“小人陆文,拜见乔首长和苗首长”。

行完礼,规规矩矩的站起,神态恭敬至极。

陆从安问道:“侄儿,你在东京混迹多年,可知道荆门军黄军使?”

陆文听罢,小心翼翼的说道:“舅父,是否是前禁军军都虞侯黄起?”

“正是那虞侯黄起”,陆从安自是知道黄起底细的,不过,他此刻要让侄儿在元老院面前表现一番,所以是明知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