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朱棣的疑问

各个朝代的纷乱暂且不提,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按照惯例,又是当期的主角得到了一次提问的机会,朱棣在看过前面几位的问答后,自己也仔细斟酌了一下。

“土木堡之变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我大明为何从此衰落?”朱棣紧张的提问。

现代社会,没有存在感的主角开始回答。

【要说土木堡之变,那就自然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太监王振。明朝乱七八糟的事很多,出了很多的荒唐皇帝,朝政也搞得是一团糟。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权势熏天的大太监,最有名的当然是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掌权时可谓是一手遮天。】

【而王振就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宦官,更是一手策划了朱祁镇的亲征。因为他的指挥失误,随军文武大臣伤亡殆尽,皇帝朱祁镇都让瓦剌给俘虏了。要不是于谦等人坚决抗争,明朝差点就成了南宋第二,但最后也导致明朝上升势头被拦腰打断。】

【为什么明朝能出了王振这个坑货呢?一切还得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说起。】

【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他精力旺盛,能控制住朝政,可他的后继者不行啊,因此内阁的权力开始慢慢增加了起来。】

【到了朱瞻基时期,内阁的权力已经进一步的扩大,朱瞻基也乐于让内阁帮助自己分担国事。】

【但是朱瞻基也考虑到祖训,不敢过分把权力放给内阁。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变通的法子,让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替自己干“批红”这个活。】

【目的呢也很简单,就是不想自己太累,同时也不想放任内阁权力做大,让太监牵制内阁,而太监是完全受皇帝掌控的。】

【因为前朝许多的宦官乱政的前科,朱瞻基创造性的发明了太监读书的制度。可能是为了堵住外廷的嘴,或者就是为了方便办事,朱瞻基让太监们在内廷读书进学,以便于更好的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