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辽与大宋之间,自澶渊之盟开始,就确立了兄弟之国的关系。
澶渊之盟规定,萧太后是宋真宗的叔母,辽圣宗是宋真宗的弟弟。
两国在辈分上,确实是平等的,谁也不吃亏。
宋真宗驾崩后,宋仁宗按照之前的辈分,认辽圣宗为叔父。
辽圣宗驾崩,辽兴宗认宋仁宗为兄长。
等到上一届话事人耶律洪基上位,宋仁宗还在待机,耶律洪基很崇拜宋仁宗,认宋仁宗为伯父。
宋仁宗驾崩的时候,耶律洪基还哭倒在地,因为仁宗是他的爱豆啊!
仁宗驾崩,则英宗继位,两国辈分拉平,耶律洪基叫英宗为哥哥。
但是英宗英年早逝,耶律洪基是超长待机。
到了神宗继位,耶律洪基就自然是神宗的叔父。
赵煦,赵佶,都是神宗之子,他们都得管耶律洪基叫叔祖。
既然耶律洪基是赵佶的叔祖,那么萧观音自然就是赵佶的叔祖母了。
四舍五入的一算,慕容复就是赵佶的爷爷啊!
这真是超级加辈啦!
......
此刻,辽国的兴德殿中。
文武百官都开始上朝。
这是罕有之事。
辽帝一向保持游牧民族的风范,四处捺钵,辽帝的营帐,就是整个辽国的政治中心。
而辽帝的营帐,会随时变动,因此辽国的政治中心一年四季都变化不断,不会像宋朝一样,固定在东京。
不过,现在萧太后临朝称制,则政治中心又回归了宫廷之中。
萧太后没有捺钵的爱好,她本人也更喜欢汉文化,因此只是垂帘听政而已。
珠帘之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皇帝耶律延禧,这位小皇帝和当初的哲宗差不多,都是泥塑的木偶,大臣根本不在意他。
真正的权力中枢,是珠帘之后朦朦胧胧的太皇太后萧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