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金银散,人心聚!

为什么?

因为阶层的落差太大,人只会记恨和怨恨与自己差不多阶层的人,看到真正的大人物,反而会极力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

因为同阶层的人报复不了他的忘恩负义,大人物却能让他万劫不复,也能让他鸡犬升天。

慕容复,就是这样的大人物!

何况,慕容复日后一旦起事,这些佃户,都上了贼船,下不去了。

因为慕容复给他们的福利太高了,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出同等的福利,那么选择就显而易见“刁民胃口太大,建议人要换种”。

慕容复从不低估封建地主的凶残,杀光一个地区的刁民,对他们而言,从不是什么艰难的选择。

“我给各位谋的第三个福利,是我们慕容家的庇护!”慕容复道,“我会令人把大家大约一百户编为一个村,每村选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甲长,每三年重选一次,大家认为他干得好,就让他继续担任,认为他干得不好,就再选贤举能。以后但凡有官府欺压你们,土匪骚扰你们,地痞流氓坑害你们,都可由你们汇报甲长,甲长来燕子坞汇报四大庄主,一路汇报到我!”

“我慕容复生平无他,唯有一副侠义心肠,专好为人打抱不平!诸位是我的乡亲,是我家的佃户,诸位的不平,就是我的不平!之后,我会亲自率领工作组......咳咳,带着人,帮大家把甲长搞起来!”

乡亲们大喜,他们只觉得有了靠山,完全没察觉,这是慕容复控制基层乡村的一种手段。

慕容复道:“还有第四个福利,我们慕容家会开设学堂,让大家的子女免费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簇簇。各位可以送子女,来我们慕容家读书,我慕容家提供免费的衣食,提供免费的文房四宝。以后能科举当官,成为老爷,自然是最好,成不了,也会学会读书写字,在我慕容家当个账房掌柜嘛!”

但这回,佃户们应者寥寥。

一个孩子,那也是劳动力,去读书固然是好事,但能考到进士的,也没几人。

宋代的秀才和举人,都没有什么特权的。

哪怕到了举人,也只是获得了考进士的资格,有一点点照顾到自己的小特权,和明清时代范进中举马上发家致富,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大宋的进士也相对好考,半壁江山产出的进士,和大一统王朝也差不多。

慕容复早料到这一点,微笑道:“凡送子女到慕容家的学堂读书的,都可以享受减租的好处的,一户可减三成的租子!”

这一下,佃户们都激动了。

他们踊跃报名,争先恐后,甚至很多没有儿子的佃户,问女儿可以吗。

慕容复当然是选择都要,反正女人培养起来,也能发挥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慕容复就要实现工业化,要工业化就要培养大量工业化的人才,不要拘泥于身份性别。

随后,慕容复又与佃户们闲聊一阵,说起自己手下有一群棒小伙,一个月就有一贯钱的收入,自己已经令人安排相亲大会,他喜欢看到青年男女在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有成婚的小两口,慕容复送他们五亩土地,女方家,慕容复送两亩地为彩礼。

这一下,佃户们无比期待,恨不能马上把闺女嫁过去。

而慕容复说的棒小伙,就是慕容复手下的光棍兵。

这等于是慕容复先笼络住了佃户,掌控了这些佃户,又从这些佃户里,给士兵挑了老婆,最终他们都只能是慕容复的基本盘。

亲自把一个个乡村的长者送走,慕容复依旧是处之泰然,这些农民身上脏兮兮,甚至有跳蚤,但慕容复没有丝毫嫌弃。亲切的和他们接触,温和的问话,甚至说起乡间俚语和荤段子,也是巴适的很。

一番表演下来,慕容复已经是尽收人心。

他前世就是干这个的,现在发挥前世的水平,不过是洒洒水罢了。

“公子爷今天,可是花了不少钱。”邓百川有些心疼钱。

“金银虽散,人心却聚,得人心者得天下。”慕容复不在意道,“眼光放长远一点,以后我们复国,还会大把大把的撒钱。不花钱就想复国?世界上哪有那种好事!”

回到燕子坞,慕容复就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王青青打扮成自己的模样,回来了。

“复儿啊,太湖的水匪,娘已经收服了。”王青青道,“水手,娘也正在招募,娘现在正在买出海的船。放心吧,你的后路,为娘肯定给你经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