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前线大溃败

期间各主任多次提出撤退,哪怕保留现有力量撤到之后的防线之中也依旧有一战之力!但是校长执意要部队坚守三个月,并且不惜不断地往前线增兵!即便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从会议室出来,李主任当即就痛骂校长不当人子!白白折损了那么多将士的性命!都这个时候了还在期望着国际调停战争!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种花家已经孤立无援,英美法德等国仅仅是做做表面工作,口头谴责,根本不会亲自下手调停我们与敌寇双方的军事冲突。

此时的西方在干什么?

德国在欧洲搞扩张,搞军国主义,还和日寇结了盟!

英国法国害怕德国的扩张,在欧洲搞绥靖制度,极力讨好德国,还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块地给德国党礼物!

美国在给日寇卖石油,卖钢铁,卖武器。

由此种种,这个时期的种花家,谁也靠不了,只能靠自己!

偏偏校长还是一个吃干饭的家伙!

海城战役该打,而且必须要打,这是在场各级主任都赞同的,怎么说也要灭一灭日寇嚣张的气焰,但是不该打这么长时间!初期的战略决策失误,中期的犹豫不决,以至于演变成后期的大溃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历经三个月的战争中种花家的军队连连失利,阵地与士气成片成片的丢,终于种花家军队在校长的命令下,反攻城内的日寇不成功,反而陷入了日寇左右两军的包夹之下,而这个时候校长才终于醒悟了过来,下达撤退的命令!

本来撤退就是一个对部队行动的组织具有极高要求的战术行动,检验一个统帅的指挥能力,不是单看组织冲锋,而是还有组织撤退。

何况,多达六十几个师,数十万大军,要在南北两翼日寇钳形夹击的不利态势下,组织撤退,谈何容易。

按理说在撤退的时候应该有战略预备队作为接应以及抵挡敌军,但是校长几乎把所有的军队都投入进了一线的战斗中,以至于连一支战略预备队都没有!

按照白主任提出的建议,在后方第一防线上应该配置十个师,以保主力部队撤退,但校长根本没有给主力部队留后路,一股脑的把部队全给投入了战场,纵深后方别说十个师了,两个师的兵力都没有!

由于没有战略预备队,数十万大军的撤退,就得不到应该部署在后方预备队的接应,这个部署上的疏忽或者说失误,致使事情往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此外,在撤退行动中,不仅左翼、右翼两大集团之间没有任何协同和配合,就是在每个集团内部,各个军各个师之间,都没有什么协同,撤退行动一开始,各部队就都是自己管自己,如同一个大口袋里装满了土豆,一下子倒了出来,咕噜噜滚了满地都是,怎一个乱字了得。

活脱脱一副兵败如山倒的景象,完全没有坚强的后卫部队断后掩护,也没有警戒部队控制侧翼要点进行屏护,以至于几万人的部队被几百人的日寇追着屁股跑,整个撤退完全就是一盘散沙,没了士气没了作战的信念,各部队只想着自己逃走,根本没有组织过一场有规模的反击。

再加上日寇飞机的空袭,以及挺进队和便衣队对一些指挥机关的袭击,更是加剧了混乱。

更要命的是,数十万大军的撤退,居然之前没有进行任何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