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聪明人,陈老无需说太多,周宇就全明白了。
……
一个红头文件从权力核心发布出来,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的小商小贩,有些在工厂里上班,有些回了乡下务农,有些在社会上游荡,靠着街道的救济艰难度日。
刚刚接到通知的时候,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着街道办下发的出摊许可证百感交集。
政府支持他们重新出摊,只要拿着出摊许可证,就可以去供销社和粮油店进货,全部按批发价,给他们留出了足够的利润。
“这是不是骗人的?等咱们出摊了,他们再抓我们去劳改。”
“说不准,有可能是哪个农场又缺人了吧!”
“谁想出摊谁出摊,我是不敢了,上次想着补贴一下家用,我偷偷卖了两天包子,直接关了我半年。
里边吃的差,干的活还重,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想想都后怕。”
一些胆小的,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街道办再三保证,那些小摊贩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之所以街道办对小商小贩如此上心,是因为大商铺重开实在是来不及了。
装修,招工,进货都需要时间,外宾访华的时间却越来越近,根本就赶不上。
一些胆大的商贩,得到街道办的保证以后,从家里的角落里,翻出了自己曾经赖以生存的家伙事。
简单的做一下清洁,不好用的地方修理一下,进一些原材料,就可以重操旧业了。
胆小的商贩,或者是东西被没收损毁的商贩,心急火燎的涌向了铁匠铺和木匠的家里。
拿出家里的积蓄,亦或者是借来的钱,下订单制作出摊需要的工具。
木匠以前只是偷偷的打一些家具,铁匠更是早都不开张了,前几年大炼钢铁时,民间的铁器都收的差不多了。
木匠和铁匠们,看到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制作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一时间被搞得不知所措。
等到商贩们七嘴八舌的解释清楚,木匠和铁匠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行啊!家里没有这么多原材料。”
这是京城周边所有木匠和铁匠的回复。
“你们可以去街道办申请许可证,拿着许可证就可以去木材厂和钢铁厂进货。
都是成本价,给你们就够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