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川不客气地指责妹妹。
他也知道唐依然这些日子在忙活,看到她整天在书桌上写写画画,也能猜到一些。
唐依然这几天确实很忙,她开始打算做衣服卖,可是自己不会做,让蔡大芹给做也行,就是家里还没缝纫机,用手缝制,速度太慢。
她只好先去调查市场,无意中发现女孩子对发饰的迷恋,丝毫不亚于后市。
于是她打定主意,先从发饰做起。
她先是想去商店买一些碎布头,可价格不太理想,又去找裁缝店问。
这么忙活下来,刚刚收集的各色布头,已经送回到大条村。
“妈,我刚刚讲的,您能做出来吗?”
唐依然的手艺不行,她开始也尝试缝了两个,做工实在难看,
无奈只好送回家里。
“放心吧,你等等,马上好。”
蔡大芹手里的针线飞快,没一会儿,好看的头花就出现了。
唐依然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直把蔡大芹夸得都快脸红了。
她画了十个样子,不同颜色、材质的布头做起来,样子也各不相同,反而更显得独特。
“行,交给妈,最多三天,你回来拿。”
蔡大芹说着话,手里的针线不停。
唐依然拿着做好的两个头花,爱不释手。她对着镜子,琢磨什么样的发型适合哪款头花。
蔡大芹做好十个之后,抬起头,看到唐依然还没离开。
“你快回去吧,都是结了婚的人了,不好回去太晚。”
唐依然恋恋不舍地坐上回去的车。
她带着做好的十个头花,思考着怎么卖。
思忖间,她身边的年轻女人注意到了。
“姑娘,你这些头花哪里买的?我能跟你买两个吗?”
年轻女人家里有两个女儿,想着买回去,孩子们肯定高兴。
关于头花的来处和价格,唐依然之前早就想好了。
她笑着对身边的女人说:
“这些头花是我家里人从大城市买回来的,3 毛钱一个。”
她给这些头花弄了个噱头,说是从大城市买回来的,这样3毛钱大家都不会觉得贵。
如果说在大条村,说是妇人缝制的,肯定卖 1 毛都会嫌贵。
不是她想骗人,只是一种宣传手段而已,起码质量没得说,款式也是这个年代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