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北上求和
转眼间,十一月中旬,天气越来越冷。那纷纷扬扬的雪后,汴河上也萧索不少。东京城里的富商大贾,有的去了江南,有的变卖家产,不知去向。御街依然熙熙攘攘,宣德门依然昂首挺胸,气势如虹。那禁卫军站岗放哨,目光炯炯。
这日,文德殿金碧辉煌,威风凛凛,群臣肃立,宋钦宗登上御座,目视前方。
殿头官邵成章高呼道:“有本早奏,无事卷帘退朝了。”
宋钦宗清了清嗓子,环顾四周,一言不发。群臣面面相觑,一个个神情肃穆。殿外红墙绿瓦,日光普照。
少宰吴敏持板启奏道:“启奏陛下,听说金军两路大军卷土重来,贼势极大,十万火急。”
王时雍魂不附体也道:“已到黄河北岸,与我京师隔河相望。”
宋钦宗耸了耸肩,惊得直起身子,动了动嘴唇,双手颤抖。
白时中依然扬威耀武道:“此番金人势大,不可针锋相对。”
正在此时,一人出班道:“微臣以为,如今金人气势汹汹,也不过为了金银财宝,莫如议和,自然化干戈为玉帛,还望陛下明鉴。”众人看时,原来是新任宰相张邦昌。
开封府徐秉哲启奏道:“陛下,金人狗胆包天,如若轻举妄动,就怕金人会恼羞成怒,如此,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兵部尚书孙傅脸色煞白,启奏道:“皇上,如今也只能是缓兵之计,如若俯首称臣,就怕这议和,于我不利,莫如枕戈待旦,抵抗一回,说不定,议和时,金人自然就不敢狮子大开口。”宋钦宗摇摇头,默然不语。
新任御史中丞秦桧掷地有声,义愤填膺道:“陛下,如今金人虽气势汹汹,可也不敢轻举妄动。如若我大宋太过迁就金人,恐怕就自寻烦恼了。这金人贪得无厌,必定认为我大宋软弱好欺,如若这般下去,就麻烦了。康王目下在应天府有军马作为后盾,陛下如何害怕金人。微臣以为,要枕戈待旦。加封康王殿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抵御金人!眼下微臣督造五百火炮早已齐备,定可让金军,不敢造次。”不觉义正词严。
宋钦宗一怔,心想,康王虽说手握重兵,可人心叵测,不可让康王到东京扬威耀武,如若他尾大不掉,我这皇帝就做不成了,想到这里,心有余悸,不过不可太过在意,故而点了点头,叹道:“秦爱卿所言极是,不过金人势大,不可鲁莽。康王虽手握重兵,可应天府也不可轻举妄动,如若宋江、方腊草寇余党再造反,如之奈何?”
秦桧马上心领神会,熟知太子与康王为帝王争斗,因此王黼与李邦彦相斗,结局惨不忍睹,自己自然不可步他们的后尘,想到这里,马上微微一笑:“皇上,金人送来书信,已到礼部,他们说,此番议和必须让朝中宰相与亲王一同前去,如若不然他们将通过黄河,直逼东京城下。”
张邦昌慢慢醒悟,看来皇上对康王心有余悸,恐怕我再主战就孤掌难鸣,如今议和派占了上风,我如若固执己见就是自寻烦恼,莫如见风使舵好了,如今让宰相去议和,岂有此理,女真人果然诡计多端,如若去了被扣押,如何是好,且见机行事,想到这里,嘘唏不已,顿时战战兢兢,沉默寡言。众人一怔,议论纷纷,诚惶诚恐,面如土色。
宋钦宗顿时火冒三丈,喝道:“金人欺人太甚!”站起身来,气喘吁吁。
张邦昌吓得战战兢兢,脸色煞白,应声道:“皇上,这可如何是好。”
秦桧却毫不畏惧,叹道:“宰相大人,如若金人要本官,本官愿代替大人。”众人面面相觑,看向秦桧,不由暗自佩服。
宋钦宗看向张邦昌,冷笑一声:“一个宰相,不如一个御史中丞,张爱卿,朕真是想不到,你如此胆小怕事?”
张邦昌灵机一动,巧言善变之际,拜道:“微臣并非胆小怕事,只是离开皇上心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