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坐在桌前算账,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衣服进价12块,卖30,利润最大。"她翻着账本,"这批货一共进了4万,卖了8万多。"

她找了五个能说会道的军嫂帮忙卖衣服。军嫂们都是家属院里的熟人,有人在学校门口摆摊,有人去厂子门口。

"嫂子,这衣服料子好,款式新,"她们热情地招呼,"便宜,实惠。"

"你看这条裤子,"军嫂李婶向路过的年轻姑娘招呼,"是那种时髦的喇叭型,料子结实,不褪色。"

她摊位前围了不少年轻女工,一个个试着比划,爱不释手。

王嫂在学校门口更忙,一下课就被女学生围住:"阿姨,这裙子多少钱?"

"三十二块,"王嫂笑着说,"专门从深市进的新款,你们还是头一批穿的。"

女学生们眼睛都亮了:"真的?那我要一条!"

中午统计时,荞麦惊喜地发现第一天就卖了250件。"料子确实好,"她说,"这个价位也合适。"

第二天一早,军嫂们又来领货。"荞麦,多给点货吧,"张嫂说,"昨天不少人没买到,今天肯定还来。"

果然,第二天依然热销。有人还专门带朋友来买:"就是这家的衣服,款式新,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