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张大妮就忙活开了。她把腌了一冬天的腊肉从柜子里取出来,又从地窖里找出自家酿的米酒,还特意蒸了一锅白面馒头。
";我来帮您包。";荞麦站在一旁。
";不用,";张大妮笑着说,";你去把屋子收拾收拾,一会儿你姥姥他们来了,得有地方住。";
包袱包得鼓鼓的,张大妮仔细叮嘱郑向党:";这米酒是你姥姥最爱喝的,路上小心些,别摔了。腊肉也放在后座上,绑牢实了。";
";知道了,娘。";郑向党应着,心里却想着快点把姥姥他们接来,好让荞麦见见自家亲戚。
舅舅叫张德福,是张大妮弟弟,精明能干,在镇上的食品厂当会计;舅妈马秀兰心灵手巧,是村里有名的针线高手;表弟李长林比郑向党小两岁,在农机站当修理工;表弟李长海还在上初二。
一个半小时后,郑向党到了姥姥家。王桂花正在院子里喂鸡,一眼就看见外孙骑着自行车来了。
";向党来了!";王桂花高兴地喊,";他舅,快出来,向党来了!";
舅舅李德福正在算账,听见声音立马放下账本,";这孩子,大清早的骑这么远来。";说着就往外走。
表弟李长林李长海也跟着出来。李长林笑着说:";向党哥,你这是有喜事了?";
";是啊,明天要订亲";郑向党不好意思地笑了,";来接姥姥他们去家里坐坐。";
舅妈马秀兰从厨房出来,擦着手问:";那姑娘是哪里人?家里几口人?";
";舅妈,您就甭问那么多了,";李长林打趣道,";我跟您说,向党哥眼光好着呢,准不会错。";
李德福也笑道:";行了,你们别问了。咱们这就收拾收拾,跟向党回去。";
马秀兰却不依不饶:";我这不是关心嘛。上次那个城里姑娘,可把咱家向党害苦了。";
";这次不一样,";郑向党认真地说,";荞麦特别好,姥姥您见了就知道了。";
马秀兰一看外甥这表情,就知道这次是动了真心。赶紧进屋杀鸡,又炒了几个拿手菜。";先吃了饭再走。";
吃饭时,王桂花问起荞麦的事。郑向党说起荞麦救大宝的事,又说她在家里多懂事,王桂花听得连连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王桂花说,";咱们这就去看看。";
李德福把牛车套好,一家人坐着往郑家去。路上,马秀兰还在问这问那,郑向党笑道:";舅妈,您就等着见荞麦吧,保准您满意。";
到了郑家,荞麦正在院子里忙活。见来了这么多人,她一点也不怯场,一一叫过去:";姥姥好,舅舅好,舅妈好......";声音甜甜的,把长辈们都叫得心花怒放。
王桂花仔细打量这个准孙媳妇,越看越喜欢。荞麦把大家让进屋,又麻利地端茶倒水,摆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