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巫师哲学

第166章 巫师哲学

某种程度上逻辑自洽的假说,秩序与混乱,是一个未曾听过的话题。

死亡的状态是永恒的秩序,而生命才是混乱。而生命中有秩序存在,但人又超脱了这份秩序,形成了新的混乱,因为人心的混乱程度要远超于所有。

‘我们本就是宇宙随机产生的错误代码。’

希娅突然明悟了很多。

洛翰在他未知,或是不方便言说的魔法与平凡的关键差异用魔法‘因子’代称,希娅猜测那或许是灵魂中某种特殊的变异,亦或是某种客观存在的基因变化……这实在是没有什么探究的手段,只能以粗泛的概念代指。

和洛翰的观点不同,希娅认为神奇动物或是魔法草药,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一点就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混乱,那份混乱是它们的心智已经不亚于人,亦或是它们体内拥有了那份魔法的‘因子’,所以才与形似于它们的普通生物拥有迥然而异的差别。

或是说,普通动物植物也作为魔法的一部分,毕竟它们也在魔药等地方发挥着自己的魔力。

是一个并不健全,但相当有说服力的假说。

希娅想到的更多,人心其实并非没有规律,心理学就是总结人心规律的学科,已经十分成熟,但有一种感情,可以堪称是混乱中的混乱,毫无缘由,不知所起,不知所终,那就是——「爱」……

在一切生命最本质的本能都是利己的秩序基础上,存在着这么一个极致的利他性混乱情感。

所以爱才是最伟大的魔法么?

这或许也是巫师和麻瓜最大的不同,心驱使着他们的魔法,更是会驾驭他们的行为,所以巫师的爱往往炙热而又纯粹,倒不如说他们所有的情绪都比较容易极端化,比如看起来‘恋爱脑’,比如看起来‘鲁莽’,又比如看起来‘傲慢’……

一堂课过后,绝大多数小巫师都是一副茫然的表情,被灌输了太多似懂非懂的东西,太多的理论概念即使是麻瓜出身的小巫师也根本没有接触过,要听懂这些,所需要的无论是麻瓜知识,还是魔法知识,要求都过于高了。

还没上课的学生问起时,他们也毫不例外的也和之前的学生一样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很难说洛翰教授讲的是好还是不好,作为一个黑魔法防御术教授来说,他是根本就不称职的,但是对于传授知识的层面,每个人也能学到一些新的视角。

有人认为这门课程没有价值,洛翰也如同自己所说,从不记录学生的出勤。这门课程的课后作业很复杂,所写的命题都十分的玄奥。洛翰允许学生不交作业,有胆大的实验过,洛翰的确不会有任何动作。

的确,这根本就不是魔法的范畴,如果要严格归类,应该划分到哲学中,但正是如此,才意味着这门课程的重要程度。

如果要是深究麻瓜科学的发展的话,毫不意外的会发现,科学体系是脱胎于哲学,从西方文明之祖的古希腊开始,哲学家的理性探索(如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首次将自然现象从神话解释转向逻辑推理,形成了科学思维的雏形。

近代,更是有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道尔顿的《化学哲学新体系》等经典着作直接以“哲学”命名,表明早期科学家将自身工作视为哲学体系的分支,直至19世纪。

科学革命时期的突破性发现(如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均源于哲学层面的质疑与重构。而任何科学理论均隐含哲学内核:量子力学的“观测者效应”涉及实在论与现象学的争论,进化论的“自然选择”机制暗含目的论与机械论的辩证。

所以麻瓜的科学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哲学理性传统在特定历史条件(如实验技术的成熟、数学工具的完善)下的分化结果。

而对于巫师来说,地中海地区其实也是现代魔法的重要发源地,魔杖、炼金术、乃至贤者之石等等重要的魔法概念,都是起源于此。

但魔法和科学就在那里拐了个弯,巫师普遍更为自我,缺乏逻辑思考能力,所以巫师整个社会在哲思方面都十分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