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变异河图与双恒星系

AI之后 今日微怼 1145 字 10天前

走出村庄之后,孙浩然才宣布各项特殊规定;明确要求,不许睡觉,必须连夜赶路;走到冰河入口,才能休息。少年们对呼吸的恐惧,比心身疲惫还要大,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处境,没人埋怨孙浩然的安排。

这种情况下,一男一女组队的作用体现;相互扶持、互相照顾,才能顺利走下去。比如走路睡觉,少年们想了无数办法,都不可行;真正到了眼睛睁不开的时候,各种轮流睡觉的办法,层出不穷。

有很多次,因为疏忽,忘了吃气糖,憋得要死要活。同伴看到这种情况,急忙掏出气糖,塞入同伴嘴里,危机才得以消弭。走过中午,便有人走路打盹。在碛砾地行走,到处都是大石头,被绊倒是常有之事;这种时候,相互搀扶的同伴,便起到稳定作用,不至于摔倒、摔伤。

这批少年,一部分是孙浩然以前的学生,一部分从四位小师兄、小师姐的学生里选拔。他们的体能超过上一辈,闭气能力更强;就算这样,还是经常出现意外。如此看来,普通村民根本没有能力远行。孙浩然忍不住想象,上一辈的上一辈怎么样呢?再前几辈呢?

按这里的年计算,少年们的年龄从七岁到九岁,而杨家庄的习俗,九岁便要结婚。可见,曾经瞎想的以年还是以月计算寿命的问题,根本就不成立;任何计时方法,都是以人的生老病死为基础,向自然界延伸。能长生吗?这是个问题;想要在时间这个单位上取巧,毫无意义。

走到冰窟,少年们习惯了气糖呼吸,习惯了走路睡觉,恐惧之心稍减。进入地下冰河之后,又患上了黑暗恐惧症。孙浩然不得不用绳子,将少年们全部串连在一起,又让各对少年男女,相互捆绑在一起,这样走路,才不至于掉队丢失。

孙浩然领队,拉着绳子起步之后,遇到了大麻烦。前面的少年踉踉跄跄,不能正常行走;后面的推推搡搡、拖拖拉拉,无法行走。孙浩然全凭力气大,才勉强拉动绳子队伍。走了一段时间之后,在彼此影响之下,形成共振,速度、频率才趋于一致。

爬出最后一个冰洞,走到悬崖边缘,孙浩然将绳子固定,让少年们顺着绳子溜下去。尽管麻烦多多,意外多多,有惊无险,诸事顺利,前后用时十日,重返孙家庄。

十天没浇水,山上大乱,除了小树及其周边的小群落还算精神,其余圈层的树,全部萎靡不振;第四圈层,除了树,其它植物几乎全部枯死。孙浩然与众少年顾不上休息,齐齐动手,凿冰浇地。对植物的重视,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不需要说教,从小耳濡目染,都会将植物视为亲人之外,最重要的东西。

人多了,就要像杨家庄一样,需要制作必须品,才能成为真正的“孙家庄”。先是吃、喝、住,四个圈层很难满足沙暴期间“菜”的需求,必须快速扩展出第五圈层。第五圈层超出了小山,主要用带来的物种扩大新群落。小树太挑剔,凡是靠近的新群落,很难成活。好在,小树仅仅将小山视为领地。

解决了吃住,还需要工坊,用以制作生活器具、用品,最重要的是炼钢与烧陶。孙浩然不懂这些,少年们懂;杨师曾经培训过少年们的工匠技能,每人至少精通一门有用的手艺;建起炼钢炉、烧陶炉不难,难点在于木炭。如今的形势下,首先要扩大孙家庄的规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谈得上伐木。从杨家庄带来的器具用品,包括衣服在内,暂时都没有替换,需要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