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匆匆赶来,他们神色慌张,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走进殿中,两人连忙行礼,脸上都带着焦急之色。
朱宇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威严。
“朕听闻北方军队兵饷拖欠,士兵们情绪不稳,军心浮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可知此事的严重性?”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质问的意味。
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向前一步,脸上满是愧疚之色。
他说道:“陛下,近年来国家在军事和水利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投入巨大,国库确实有些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加上一些地方官员玩忽职守,税收未能及时上缴,层层延误,导致兵饷发放出现了严重的延迟。微臣罪该万死,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和期望。”
兵部尚书也赶忙上前,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士兵们因兵饷问题情绪低落,卑职也难辞其咎。卑职未能及时深入了解情况,做好士兵们的安抚工作,导致局面愈发严峻。”
朱宇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他知道,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兵饷问题,稳定军心。
“如今不是互相推诿责任的时候。
户部,立刻想尽一切办法筹集兵饷,哪怕是开源节流,也要优先保证军队的需求,这是国家的根本。
兵部,派专人去安抚士兵们的情绪,告诉他们朝廷会尽快解决兵饷问题,让他们安心服役,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决断。
两人连忙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带着沉重的责任和压力,消失在殿外。
解决完兵饷问题,朱宇正准备处理其他堆积如山的事务,太子朱凌匆匆赶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步伐急切,脸上带着一丝焦虑和担忧。
“父皇,儿臣刚刚得知,在我们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学府出现了师资短缺的棘手问题。许多满怀求知欲的学子因缺乏良师的悉心指导,学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朱凌焦急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关切。
朱宇微微皱眉,教育乃国之根本,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师资短缺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刻不容缓。
“教育乃国之根本,师资短缺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儿子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朱凌思索片刻,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可提高教师的待遇,给予他们优厚的俸禄和崇高的地位,吸引更多有学识、有才华的人投身教育事业。同时,在各地设立师范学堂,专门培养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另外,鼓励各地的学府之间进行师资交流,取长补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朱宇听后,眼中露出欣慰之色,儿子的成长和成熟让他倍感骄傲。
“凌儿,你考虑得很周全,也很有见地。就按你说的办,尽快落实这些措施,不要让学子们的学业受到更多的影响。”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和鼓励。
然而,问题似乎如同潮水般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礼部尚书又来奏报,说是在与一些藩国的外交交往中,因礼仪细节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