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中秋节,周叔就和水生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沐阳江,这第一批服役期满落户的士兵过得好不好,会影响以后役满士兵落户的选择,直接影响辽东人口增长,更会影响王爷大计。
小桃带着婆母孩子回了白月湾,景宇因为父亲在边境就留了下来,来了边境他已经两年没有犯病了,也想早日病愈,三天一次雷打不动的去叶太医处疗治。
从叶太医处出来,边境九月初的风已经带了凉意,景宇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景宇习惯带着随从去书铺逛逛。
“周公子,您要的《水经注》,给您留着的。”书铺掌柜满脸堆笑地捧着一册装帧精美的书籍走来。
书铺角落里的苏敏月偷偷打量着这个辽东巡抚周公子,今日穿了一袭天青色长衫,腰间悬着一枚白玉坠子,整个人如一株青竹临风而立,与这粗犷的边城格格不入。
只见他接过书,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摩挲,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眉如远山,眸若点墨,容貌过人。只是面色有些苍白,唇色也有些淡,显出一种病态的俊美。
“多谢掌柜,这水经注做得倒是精细。”说话温文尔雅,谦谦有礼,如同边境九月秋风般让人舒服。
掌柜躬身笑道“应该的。周公子可要坐会?”这公子哪怕父亲升了辽东巡抚,这是辽东文官第一了,对待他这书铺掌柜仍是彬彬有礼。
景宇笑道“不用麻烦了,我站着看会书书就行。您老忙您的。”
掌柜热情道“周公子有啥需要,喊老夫一声。”
景宇笑着点点头。
角落里的苏敏月给自己鼓了鼓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她必须得为自己争取一把。
她大伯是指挥使佥事,爹爹是进士,可惜爹爹在南边任上当县令,在她五岁的时候就走了,她娘在父亲走后,缠绵病榻没两年也走了。
在家中,堂姐妹欺辱她无依无靠,无兄无弟,她大伯母嫌弃她克双亲,她又不是孙子,祖父母也不在意她。大伯只挂心军中事务,知道她有吃有喝哪会管些小孩之间鸡毛蒜皮的事。
她偷偷给在京城中的姨母写了信,姨父是工部下面都水司六品主事,姨母怜惜她,在她八岁时接到姨母家中,得姨母精心教养。
在京中她也是见过周公子的,周大人得皇上器重,周公子又是独子,京中想结亲的多,更何况周公子神仙姿容,京中不知多少小姐芳心暗许,只是周公子有严重心疾,这事传出来很多人家才歇了心思。
姨母原打算在京中给她找户简单点的小户人家,没想到她祖母让她回边境,有祖父母在,轮不到她姨母一个外家人替她婚事做主,只能无奈让她回了边境。
回了边境她大伯母就不让她出门了,她丫鬟花了半年时间,又花了银钱才打听到大伯母她们想把她送给宣王爷,听说宣王在这边境身边没个枕边人,而且宣王还没有孩子,也才二十五岁,人也长得气宇轩昂。连祖母都劝她要知大伯一家恩情要惜福。
丫鬟还打听到,大她两月的堂姐看上了巡抚大人家的周公子,听说心疾已经基本好了,正想法子从张千户大人那里走路子,想和巡抚结亲。
她自己也是读书习字下过功夫的,求的就是将来有个好前程,比起做王爷家小妾,她更想做正头娘子。她身边只有两个丫鬟一个妈妈,才从京中回来,不认识旁人没有办法求的别人帮忙搭线亲事,再说知道大伯家的打算,谁也不想多事得罪她大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