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神祭祀的开始,诸族相信,四季轮替乃因为四位女神轮值世间,于是季节交替之日,成了祭祀四季女神之时。
随后,山川了山神,河流有了河神,下雨时有了雨师,干旱乃是因为旱魃下界……
世间种种,皆有灵,万物有灵,有求之时,必行祭祀。
而建木、祈神舞、骨笛、风伯都是最高主神所有,一般的神,祭祀时,最重要的其实是祭品。
为了表达对上苍的敬意,于是奏乐起舞迎风伯之前,各族之人,将会送上祭品。
大事大祭,小事小祭。
渐渐的,诸族开始相信,祭品的等级越高,神收到之后就越高兴。那么赐下的福泽就越深厚。
第二代神在世间兴盛了起来。
在一代代祭祀中,神只似乎成为了“永恒”,为了永恒,世间诸族对“死”亦有了概念。原本死后,应当步入轮回,再转世为其他种族,却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
因为追求永恒的诸族,再一次对死后下了“定义”。
于是在真言的驱动下,出现了名为“鬼”的存在。真言,赋予了即将踏入轮回的灵魂力量,让它能够超脱轮回,成为一个名为“鬼”的存在。
何为人,是鬼的过去,何为鬼,是人的未来。
真言之下,人与鬼,就是过去与未来。
死去的人,想要成为鬼,就需要一个仪式——葬仪。
既然成为了“鬼”,那么原本承载“鬼”的躯体,就会成为连接鬼和世间的媒介。
第一步,就需要为这个媒介,寻找一个合适的安置之处——这就是墓地。
为了获得超脱轮回的力量,上古诸族,会在人死之后,开启第一个仪式,那就是“殉”。是的,那就是献上殉葬之物或是殉葬生灵,让这个力量,成为截断轮回之物。
殉之后,就是祭祀。
“鬼”要成为“诸神”的一员,那么就需要开启祭祀。祭祀达成,诸神接引,进入诸神之地,于是,“鬼”与“神”并列。
自此,葬礼之后,在诸神的使者接引下,死去的人,由人过渡到鬼,并得到祭祀的机会。成为鬼的人多了,于是,各族的“宗祠”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