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幼子刘璋都在长安。
刘范为左中郎将,刘诞为治书侍御史,刘璋还是白身。
当初废史立牧,就是刘焉提出来的。
现在看来,弊大于利。
而且刘焉的野心也表露出来了。
不过现在,刘焉病重,他的野心似乎又小了很多。
因为他现在提出的是让幼子刘璋前去益州探病,而不是长子刘范。
长子刘范的确称得上青年才俊,相比之下,刘璋懦弱了很多。
只要刘范、刘诞二人还在朝廷,那么刘焉便不会有叛逆之举。
“陛下,臣以为可让刘璋前去探病,为期一年!”士孙端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
“王司徒,不知你以为如何?”
“臣也无异议!”王允本来是不同意的,刘焉的野心,他怎么看不出来呢?
可是许多大臣都同意,他若不同意,那就是公然阻止刘璋尽孝心。
况且,这还是宗室之事。
如今,天下已经有那么多枭雄了,他们并无子嗣在朝廷,若是做的太过,许多朝臣恐会反对。
“拟旨,让刘璋前往益州探病,为期一年!”
“遵旨!”
“陛下,杨奉愿归顺朝廷,还请陛下恩准!”车骑将军皇甫嵩说道。
杨奉原为黄巾残匪,在白波谷时,当时的渔阳太守公孙续奉旨征讨,其愿意归顺朝廷,后朝廷经过巨变,杨奉一直率军在外辗转各处。
现在董卓已除,其余党要么归降,要么被灭,而朝廷也正是用人之际,杨奉看准了时机,上表愿归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