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孙坚的头疼事

而对于其他人才的流失,公孙续也没有任何遗憾。

毕竟这天下还没有一统,这些人才都有他们自己的选择。

这个时代的文人非常有骨气,他一旦没有认可你,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没用。

比如以前历史上,官渡之战后,袁绍败局已定,可沮授、审配等人,宁死也不降曹操。

吕布败亡之后,陈宫也是如此。

将不投奔自己的都绑来,或者杀掉,估计你很快会众叛亲离,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毕竟像贾诩这样明哲保身的文士不多。

袁绍、曹操、陶谦等人虽然在集结兵马,虽然在高喊着响应陛下的诏令,但却没有急着出兵。

因为公孙续和公孙瓒一直没有发声。

公孙瓒远在幽州,就算传国玉玺诱惑力再大,也和益州的刘焉一样,鞭长莫及。

至于公孙续,那是真的不感兴趣,一块玉石而已。

有了它,真的天命所归吗?

开玩笑,他可有上帝的视角,袁术那货就是实践者。

只要公孙续不动,曹操和袁绍就不敢轻动。

他们也都派人来探公孙续的口风,公孙续立刻提出,你们若借道,那我当然会出兵。

借道?假途灭虢之计,谁敢相信你?还是各守疆域吧!

尽管曹操和袁绍没有正式出兵,但豫州的孙坚已经如坐针毡了。

他将自己麾下文武全都集结来。

除了程普、黄盖、韩当、徐琨之外,还有赵俨、杜袭、繁钦等。

赵俨是颍川阳翟人,与繁钦同乡,他自小熟读经史,年届弱冠,就称誉乡里。

与阳翟辛毗、许县陈群、定陵杜袭并称颍川四大名士。

孙坚任豫州刺史之后,闻其名,先是派人前去征辟,几人都未答应,后亲自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