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船还好一点,非常结实,可是一些渔船和商船,被巨大的滚木雷石砸坏,有的顺流漂走,有的沉入河底。

淮水被染成了红色,水面上到处飘的都是尸体。

但这并没有阻止征东军前进的步伐,他们依旧接二连三的向上冲。

这些掩体和城墙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不够高大,上面也比较窄小,不能藏很多兵士,也不能堆积很多滚木雷石。

征东军在付出了一定代价之后,终于冲破了张勋的第一道防线。

而掩体的后面,是大仲兵士的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一个掩体长城,那第二道防线,就是用兵士构筑的坚固的长城。

刚冲过掩体的征东军将士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便被密集的箭矢射杀。

张勋知道,岸边的这些掩体根本挡不住征东军,他的重点在第二道防线。

征东军一冲起来,就像汹涌的洪水,势不可挡,然而遇到了他第一道防线,肯定会受到阻击,接下来的第二道防线,才是重点射杀。

这一个防守策略并非张勋一个人想到的,而是与纪灵、阎象、杨弘等人共同想到的。

这里兵士的折损比在淮水上更大,但征东军兵士在屯长、军司马等指挥下,踩着同伴的尸体,奋勇向前。

弓弩手的射程并不长,可这一段距离,仿佛是地狱之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将领们也都杀红了眼。

管亥、武安国、李典、乐进等各率领一队兵士,举着一面面盾牌向前冲。

张燕麾下的那些将领更勇猛,刘石、于氐根、张白骑、李大目、左髭丈八等,一手拿刀,一手举盾,身先士卒。

主公公孙续没有看扁他们黑山军,他们自己也要争一口气,这种攻坚战是最能体现出兵士的强悍。

终于双方冲撞在了一起,展开了短兵相接。

这一下,征东军兵士的强悍一下子体现出来了。

大仲兵士只有张勋一人在指挥,其他的一些副将、军司马等没有多少指挥才能,只会被动的下达命令。

而征东军这边,管亥、张燕、武安国、李典、乐进等,都能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进行指挥。

兵器甲胄的优势,单兵作战能力的强悍,在这一刻也都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