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战争往往发生在水域丰富、河道纵横的地方,这是因为只有靠近河流地区才有停泊点。
若交战地点选在海岸,则双方舰只难以正面交锋,只能采用迂回战术;此时,要想追击敌人,则更多依赖于火力攻击或箭矢。
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域周边战斗时,鉴于当时弓箭的有效射程相对较短,相比之下,热武器具有更长的有效打击范围,故此,占据水道的军队往往处于优势地位。一旦掌握主动权,对方想要撤离都将变得异常艰难。
这就触及到了船只使用技术和构造问题。
关于舰船的利用方式,大体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船本身的设计特点;二是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
在历史上的海战中,木制战舰对铁壳战舰更具威胁性,因此,战舰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你说得非常在理。”
李世民思索片刻后言道:“但是这项计划过于宏大,并且预计开支也将十分庞大?”
“陛下,对于这一点,微臣早有考虑。”
张北玄回答说:“陛下,请允许我们在建造军事设施时采取土建方法,将山谷中的平地挖深形成壕沟,再用石块填充加固。如此一来,即使是大型战舰也无法轻易靠近,从而保障我们的安全不受敌人的突袭。”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的确值得一试。”
在旧时修建堡垒通常采用土壤夯实作为墙体原料,先掏空山坳内的土地,然后堆积成防御壁垒。
然而这种泥土构建而成的围墙抵御力并不强,由于缺乏粘土烧制的砖块支持,再加上湿度影响下的脆弱结构,使得防护效果有限。
即使现代社会已发明了混凝土技术,但其复杂生产工艺及高昂成本决定了它无法在古代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固然能增强安全性,不过……”李世民面露疑虑。他对这个构想表示认可,但在具体执行细节上感到困扰。
“请陛下安心,对此工程,我自有办法。”张北玄微笑着解释道,“我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相信完成起来不会太困难。”
虽然张北玄本人并没有相关技能,但他毕竟是一位拥有系统支持的人物。
这项技巧的应用基于当地环境,看过资料后他深受启发。如果放在今天,则被视为核心科技之一,极其宝贵。
大多数现代战舰基于大型船体制作而成,相较于小型船只来说,不仅底部更为稳固还能承受更大的撞击力。
小艇则更加灵活轻便,利于迅速规避袭击。
此外这类船只若足够牢固耐用,在遭受破损之后依旧可以修缮。
可惜当前年代缺少具备此技艺的工匠。传统木制战船即便毁损也能部分重复利用,然而帆船破坏后造成的损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