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阵地固然重要,却不是唯一出路。张正谟并不固执己见,他清楚城墙易陷落而难以守卫,因此计划舍弃襄阳,转而在其他地方建立防线,依靠麾下的白莲教徒稳住阵脚。

沉思了片刻,张北玄开口道:“依我看,守住襄阳更为稳妥,这样便能得到更多的缓冲时间。”

听到这话,张正谟等人陷入了沉默。虽然张北玄所言在理,但他们心有不甘就此放弃襄阳。

“先生能否解释缘由?您难道不曾考虑过弃城?”张正谟问道。

张北玄思索后回答:“我明白您想通过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并以深山密林为避难所,然而这非长久之道。”

“没错,缺少城市支撑的部队很难长期对抗敌人,即便是粮草补给也会出现问题。”李世民附和道。

叹了一口气,张正谟道:“我个人可以不畏死亡,但我不能置众多追随我的百姓于险境之中啊。”

听罢此话,朱元璋不由得皱起眉头——尽管他处事决断,但对待普通平民时还是十分仁慈的。见对方如此漠视生命,自己也感到几分愧疚。

“教主阁下,恕直言,如若舍不得牺牲弟子们,唯一的路便是向清朝投降。” 张北玄严肃地说。

张正谟神色显得颇为纠结。他不愿意向清朝低头,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同伴的观点确实存在合理性。

“教主,属下愿誓死相随!”王莲蓉坚定地说道。

“末将亦同此心!”陈九龙和李文彪也表达了同样的立场。

紧接着,“教主...” 声声呼唤从其他几位高级成员口中传出,他们是近期才加入白莲教的心腹之士,个个都满怀忠义之情。

凝视着张北玄,随后扫视四周同僚,张正谟心中五味杂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成立以来已近千年历史的白莲教,虽不及那些历史悠久的大门派显赫,却依然在武林界享有相当高的声望。

该宗教最看重的是群众基础;如果此刻撤离襄阳,则意味着抛下了一直支持他们的人民。

目睹一切的朱元璋陷入冥想状态,但仍觉得张正谟有些过于犹豫,处理这般紧要事宜须迅速作出决策。

于是他打破沉默说道:“教主,请允许老夫给你一些建议吧。若打算使白莲教发扬光大,就必须做出相应的牺牲,任何成就都是用代价换取来的。”

这番话乃是他基于自身经验所得:创建大明的过程充满坎坷,期间既收获荣耀也伴随着风险,其中利弊关系他可谓体会颇深。

闻言,张正谟神情愈发沉重。

“长老言之有理。不过,要我舍弃手下的信众……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