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苏联人怂了(六)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外蒙古战场上我军的实际情况,看看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其次,在外交方面,我们要考虑如何向国际社会解释此事,尽量挽回我们的声誉;

再者,对于蒋瑞元政府,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报复措施,让他们知道我们苏联不是好惹的。”

约瑟夫停下脚步,深吸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你说得对,我们不能乱了阵脚。立刻联系情报部门,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获取战场上最准确的情报,我要知道我们的军队到底遭遇了什么。

对了,你通知委员们上午八点准时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此次国际舆论危机的方案。至于蒋瑞元政府,我们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一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说完,约瑟夫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凶狠的光芒,仿佛要将蒋瑞元生吞活剥,不用油不用盐就能直接嚼着吃了。

莫洛托夫点点头,说道:“好的,约瑟夫同志,我马上就去办。”然后转身快步走出约瑟夫的办公室。

他先是电话联系了贝雷亚这位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语气严肃且急促:“贝雷亚同志,约瑟夫同志要求你们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速度获取外蒙古战场上的准确情报,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明白吗?”

贝雷亚在电话那头连声应是,深知此事干系重大。

紧接着,莫洛托夫又逐个通知苏联的各位委员,告知他们上午八点务必准时参加紧急会议。各个委员们在电话中听闻消息,均表示震惊与担忧,纷纷意识到局势已到了极为严峻的关头。

而此时,远在陪都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正坐在他那宽敞却略显沉闷的办公室里,仔细研究着一份关于八路军的情报报告。报告中提及的八路军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先进武器装备,令他心中涌起一阵波澜。

他深知,如果能与八路军达成合作,获取这些先进技术,对于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局势将产生重大影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陶德曼决定采取行动。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拿起公文包,带着两名助手前往八路军在陪都的办事处。

办事处内,伍豪正与几位同志商讨着近期的工作,听闻德国大使来访,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着对方的来意。

陶德曼见到伍豪后,满脸堆笑,率先伸出手说道:“伍豪先生,久仰大名。今日贸然来访,还望您不要介意。”

伍豪礼貌性地与他握手,回应道:“陶德曼大使,不知您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陶德曼收起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伍豪先生,我此次前来,是代表德国政府,希望能与贵方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听闻了贵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对贵军的先进武器装备很感兴趣,另外我还想去延州和太原,与你们的高层进行谈判,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伍豪心中一动,他明白德国人的意图,但跟德国真正合作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将德国作为在美英苏三国之间的谈判筹码,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他微微一笑,说道:“陶德曼大使,您的提议我们会慎重考虑。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我们需要向上级汇报。”

陶德曼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当然,当然。希望贵方能够尽快给予答复,我们德国方面是带着十足的诚意来的。”

与此同时,蒋瑞元也得知了陶德曼前往八路军办事处的消息。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脸色阴沉,心中暗自咒骂着:“这些外国人,一个个都不安分。八路军要是和德国人搅和到一起,那还了得?”

他立刻叫来自己的亲信和殷勤,吩咐道:“密切关注八路军和德国人的动向,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我汇报。”

在莫斯科,苏联的委员们陆续抵达会议室。八点整,约瑟夫准时走进会议室,他的眼神中依然带着未消的怒火。他扫视了一圈众人,开口说道:“各位同志,今天把大家召集来,是为了商讨应对蒋瑞元政府挑衅以及外蒙古局势的方案。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

这次会议除了约瑟夫和莫洛托夫这两位苏联的第一、第二号人物外还有苏共中央秘书长马林科夫、苏联国防委员布尔加宁、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米高扬、苏联国防委员卡冈诺维奇、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沃兹涅先斯基、元帅铁木辛哥、元帅朱可夫、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布琼尼、元帅伏罗希洛夫

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这位二号人物率先发言:“约瑟夫同志,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刻在国际舆论上予以反击,揭露蒋瑞元政府的谎言,表明我们苏联的立场。”

朱可夫元帅则提出:“军事上,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对外蒙古进行增援,即便不能收复失地,也要给蒋瑞元政府一个教训。”

约瑟夫听着委员们的发言,微微摇头:“你们难道还不明白吗?我们现在面临着德国的入侵,国内兵力本就捉襟见肘,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再派往外蒙古。而且,我们现在连战场上的实际情况都还不清楚,盲目增援,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困境。”

莫洛托夫接着说道:“我同意约瑟夫同志的观点。目前,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等待情报部门的消息,了解清楚我们军队在外蒙古的真实情况。

在外交上,我们可以先通过与各国的外交渠道,试探他们的态度,再制定相应的舆论反击策略。”

很多委员们纷纷陷入了沉思,会议室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外蒙古局势的恶化,无疑是雪上加霜。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外蒙古战场上我军的实际情况,看看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其次,在外交方面,我们要考虑如何向国际社会解释此事,尽量挽回我们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