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轰炸的恐惧
在日军曾经的“八.一三”轰炸后,民众生活在随时可能遭受空袭的恐惧之中。
当看到天空中出现飞机的身影时,民众都会惊恐万分。
如在“八.一三轰炸”中,面对日本空军肆意投弹、低空扫射,民众只能拼命躲避。
每一次炸弹落下,那一瞬间的巨大声响和冲击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房屋倒塌声、人们凄厉的惨叫,都会深深烙印在民众的脑海里。
市民们四处奔逃,却不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只能无助地看着身边的亲人和邻居在轰炸中丧生、受伤或者失去家园。
这种恐惧让他们的内心被黑暗笼罩,不知道下一刻是否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2. 对未来生活的绝望
上海主要的电厂、自来水厂遭到严重破坏后,城市陷入混乱。
发电量锐减使得电梯悬在半空,马桶、水龙头失去作用,大量工厂停工。
对于普通的民众,尤其是工人家庭来说,这意味着失去了生计来源。
他们不知道如何在这几乎瘫痪的城市里养活家人。
那些以小生意为生的商贩,在店铺被炸毁后,只能望着废墟发呆,他们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该如何继续。
就像那些失去亲人在轰炸中丧生的人来说,他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悲痛,还对未来感到绝望,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了希望和意义。
二、愤怒与仇恨
1. 对轰炸者的愤怒
对日军的侵略轰炸,民众心中都充满了愤怒。
在“八.一三轰炸”中,大量无辜居民死伤,房屋被毁,城市的基础设施被破坏。
民众看到自己的城市被炸得砖石横飞、一片狼藉,对造成这一切的日本侵略者充满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