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慧主朝堂破顽士,仁君妙策定乾坤

朱标见状,连忙也跟着跪下,惶恐地说道:“父皇息怒,儿臣绝无此意。儿臣与诸位大臣们只是在商议国事,可能言辞上有些激烈,但绝无冒犯之意。还望父皇明察。”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自然知道朱标和大臣们之间并无太大的矛盾,刚才那番话不过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他转头看向朱标,缓了缓语气道:“起来吧,咱知道你是为了国家大事着想。只是这朝堂之上,众说纷纭,你身为帝王,更要懂得权衡利弊,不可意气用事。”

朱标赶忙谢恩起身,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朱元璋点了点头,接着对李善长等人说道:“都起来吧,咱今日来此,并非是要怪罪你们。只是想提醒你们,这朝廷之中,无论何事,都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切不可结党营私,误了国家大事。”

李善长等人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必当铭记于心。”

朱元璋没有理会他们,而是转过头,看着朱标,他轻轻拍了拍朱标的手背,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你做得很好。既有为君者的仁慈,又不失帝王的果决,咱很欣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心中的暖流如潺潺细流般缓缓流淌,滋润着他的心田。他深知父亲朱元璋的严厉只是一种表象,而那隐藏在严厉背后的,是对他深深的期望和关爱。

朱元璋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再次扫视过群臣,仿佛能洞悉他们内心的每一丝波动。他的声音冰冷而严厉,在奉天殿内回荡,如同惊雷一般,震撼着每个人的耳膜。

“咱告诉你们,标儿乃是咱亲自选定的继承人,他的决定,便是咱的决定!”朱元璋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可置疑的威严,“谁敢反对标儿,便是反对咱,便是与大明江山为敌!”

这席话犹如金科玉律,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整个奉天殿都因为朱元璋的怒吼而嗡嗡作响,仿佛在为他的话语助威。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的士绅阶层,此刻如坠冰窖,彻底绝望了。他们深知,在朱元璋的绝对权威面前,任何反抗都只是螳臂当车,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李善长伏在地上,身体瑟瑟发抖。他知道,自己彻底败了,败在了朱标的智慧和朱元璋的权威之下。

在朱元璋的亲自坐镇下,朝堂上的反对之声彻底消失了。

士绅阶层们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改革,与朝廷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朱标心中明白,这场朝堂之上的智谋较量,他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这并不是终点,而仅仅只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在他面前,还有漫长的路途等待着他去跋涉,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着他去战胜。

然而,正当他沉思之际,一名身披重甲的士兵,如疾风般冲进了奉天殿。他的脚步匆忙而急促,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追兵。

士兵单膝跪地,满脸惊恐之色,声音略微颤抖地禀报:“启禀陛下,大事不好!边关传来急报,瓦剌大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气势汹汹地压境而来,我军的防线已然被突破,三座城池接连沦陷!”

朱标闻听此言,心中猛地一紧,眉头紧紧皱起。他深知,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才是真正对他能力的严峻考验。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朱标果断下令:“立刻传我旨意,宣召燕王朱棣,让他即刻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