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笑了笑,拍了拍蓝玉的肩膀,说道:“我们是兄弟,何必说这些客套话。这次能够击败也速迭儿,也是我们兄弟同心协力的结果。”
“殿下,我……”蓝玉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朱棣打断了。
“好了,别说了。我们还是先回京城,向父皇和陛下复命吧。”朱棣说道。
两人正准备下城墙,一名士兵突然跑了过来,神色紧张地说道:“将军,我们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朱棣和蓝玉对视一眼,心中都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带我们去看看。”朱棣沉声道。
朱棣与蓝玉跟随士兵来到一处被战火焚烧过的营帐,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以及未散尽的血腥气。
士兵小心翼翼地拨开一堆燃烧殆尽的木头,露出了埋藏在下面的东西。
那是一堆造型奇特的金属物件,有些像农具,又有些像兵器,表面被烧得漆黑,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朱棣蹲下身,用剑柄拨弄了一下,发出“叮当”的声响,触手滚烫。
“这是何物?”蓝玉皱着眉头问道,他戎马一生,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东西。
朱棣仔细观察着这些金属物件,凭借着前世的记忆,他隐约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他捡起一块保存相对完好的残片,凑近仔细端详,突然脸色大变。
“不好!这是火器!”朱棣惊呼道,声音中充满了震惊。
“火器?”蓝玉一愣,随即不屑地说道,“不过是一些烧火棍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朱棣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蓝玉,你可不要小看这些火器。这些东西虽然简陋,但威力却不可小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也速迭儿这次敢于大举进犯,背后一定有人在支持他,而支持他的,很可能就是这些火器!”
蓝玉闻言,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虽然性格跋扈,但并非愚笨之人。他知道,如果也速迭儿真的掌握了火器,那对大明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殿下,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蓝玉问道。
朱棣站起身,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禀报父皇和陛下。传令下去,将这些火器全部收集起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就在朱棣与蓝玉为边疆战事的胜利而感到欣慰之时,远在京城的乾清宫内,朱标正眉头紧锁地看着手中的一份密报。
“陛下,这是……”老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打扰了朱标的思绪。
朱标将密报递给老太监,语气冰冷地说道:“自己看。”
老太监接过密报,只见上面写着:“……诸王对边疆战事奖赏分配不满,暗中串联,似有异动……”
老太监看完密报,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他知道,藩王作乱,那可是要动摇国本的大事啊!
“陛下,这……这可如何是好?”老太监颤抖着声音问道。
朱标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他的眼神冰冷而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
“传旨,召内阁大学士前来觐见。”朱标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威严。
老太监连忙应了一声,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朱标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边疆的战事刚刚平息,国内又出现了新的危机。大明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唉……”朱标叹了口气,拿起桌案上的一份奏折,正欲批阅,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不对!”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奏折上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