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新政弊端丛生,那么,朕就和你们一起,来解决这些弊端。朕不会强迫你们接受新政,朕会给你们机会,让你们参与到新政的完善之中。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让大明变得更加美好!”朱标的语气缓和了下来,带着一丝诚恳。
李善长和其他士绅们,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朱标竟然会如此宽容,竟然会给他们机会,参与到新政的完善之中。
“陛下此话当真?”李善长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朱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朕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只要你们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朕一定会认真考虑。”
士绅们面面相觑,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他们不知道,朱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到新政的完善之中,或许就能够改变新政的方向,让它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
“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臣等,臣等自当竭尽全力,为大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李善长拱手说道,语气也变得缓和了许多。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缓和了与士绅们的关系。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利用他们的力量,将新政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好,既然如此,朕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审查和完善新政。李爱卿,你德高望重,朕希望你能够担任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朱标缓缓说道。
李善长闻言,心中一惊。他没想到,朱标竟然会如此信任他,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但是,他同时也感到了一丝不安。因为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新政的弊端,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臣……臣恐怕难以胜任。”李善长犹豫着说道。
“李爱卿不必过谦。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好。”朱标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李善长看着朱标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他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臣……遵旨!”
朱标满意地笑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控制住了局面。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朱标缓缓起身,离开了金銮殿。
留下百官,心思各异。一场朝堂风波,看似平息,实则暗流涌动。
朱标回到乾清宫,挥退左右,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天空中逐渐暗淡的星光,眼神深邃而坚定。
“传令下去,召集内阁大臣,朕有要事相商。”朱标突然开口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着,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夜幕降临,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将朱标的身影拉得忽明忽暗。他端坐在书案前,面前摆满了关于新政的奏折和各地的反馈。
白日里金銮殿上的唇枪舌战仿佛还回荡在耳边,那些士绅们看似妥协,实则内心依旧暗流涌动。
小主,
朱标深知,要真正让新政落地生根,仅仅依靠皇权的威慑是不够的,必须让利于民,让百姓真正感受到新政带来的好处。
“传令下去,召集内阁成员,朕要亲自主持新政审查会议!”朱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很快,内阁大臣们齐聚乾清宫,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绝非等闲之辈。
“诸位爱卿,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共同商讨新政的完善。”朱标开门见山,语气平和但却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场,“新政推行至今,虽有成效,但弊端也不可忽视。朕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为大明百姓谋福祉。”
李善长也在其中,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标的表情,心中暗自思忖。他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影响新政走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