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朱棣再平地方乱,朱标稳掌改革局

在朱棣的带领下,军队士气大振,很快就将叛乱分子压制住。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百姓,在军队的强大攻势下,纷纷溃败,四处逃窜。

然而,朱棣并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就地驻扎。

“传令下去,所有人不得擅自行动,违令者斩!”朱棣沉声下令道。

“将军,那些叛乱分子已经逃走了,我们为何不追击?”副将不解地问道。

朱棣摇了摇头,沉声道:“穷寇莫追。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安抚百姓,恢复地方秩序,而不是赶尽杀绝。”

“可是……”副将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朱棣挥手打断。

“不必多言,按照我的命令执行!”朱棣沉声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与此同时,宋濂正站在远处,焦急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他原本担心朱棣的强硬手段会激化矛盾,引起更大的民愤。

然而,当他看到朱棣在平定叛乱后,并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就地驻扎时,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看来,太子殿下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宋濂喃喃自语道,“他不仅让燕王殿下率领军队前来平乱,还提前叮嘱他要安抚百姓,真是用心良苦啊!”

朱棣在平定叛乱后,立刻派人张贴告示,向百姓解释朝廷的政策,并承诺会严惩那些煽动叛乱的罪魁祸首,同时也会对那些受到蛊惑的百姓进行安抚和帮助。

朱棣的行动,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支持。那些原本对朝廷充满敌意的百姓,也开始逐渐放下心中的戒备,愿意相信朝廷。

局势得到了初步的稳定,但朱棣知道,这还远远不够。那些旧势力残余,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再次制造混乱。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向朱棣报告道:“将军,我们在城外发现了一支可疑的队伍,他们正在秘密集结,似乎想要再次发动叛乱!”

朱棣闻言,眉头紧锁,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随时准备迎战!”

“另外,立刻派人通知太子殿下,让他尽快赶来江南,主持大局。”朱棣补充道,他的心中隐隐感到不安,总觉得接下来会发生更加可怕的事情。

“是!”士兵抱拳应道,转身匆匆离去。

朱棣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担忧。他不知道,接下来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什么样的挑战。

“也不知道皇兄现在怎么样了,朝中的局势又如何了?”朱棣喃喃自语道,他只希望,这场风暴能够尽快平息,让大明王朝重归安宁。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燕王殿下,您在担心什么?”朱棣闻声,猛然转身,只见宋濂正站在不远处,面色凝重地看着他。

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也吹动了他稀疏的胡须,更显出几分忧虑。

“宋先生,您怎么来了?”朱棣略带惊讶地问道。

宋濂缓缓走到朱棣身边,叹了口气,说道:“燕王殿下,您肩负重任,老夫怎能不来助您一臂之力?只是……老夫担心,这江南的乱象,恐怕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朱棣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沉声道:“先生的意思是,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宋濂点了点头,低声道:“殿下有所不知,那些被革职的旧官僚,以及那些心怀不满的守旧势力,他们虽然势力庞大,但绝没有胆量公然与朝廷作对。他们敢如此肆无忌惮地煽动百姓,背后必定有人在支持他们。”

小主,

朱棣闻言,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心中也隐隐感到不安,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无法确定幕后黑手的身份。

“先生可有什么线索?”朱棣急切地问道。

宋濂摇了摇头,说道:“老夫也只是猜测而已,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老夫相信,只要我们仔细调查,一定能够找到蛛丝马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朱棣和宋濂同时转头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正飞速赶来,为首一人正是朱标。

“皇兄!”朱棣惊喜地喊道。

朱标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朱棣面前,沉声道:“江南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那些旧势力真是贼心不死,竟然敢再次兴风作浪!”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不过,这次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我要彻底铲除这些毒瘤,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朱标的到来,无疑给朱棣和宋濂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他向朱棣简单询问了一下情况,便立刻开始着手处理善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