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民生成果固,朱标展宏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议政厅那精美的琉璃瓦竟生生地被劈开了一道口子!雨水如注般倾泻而下,朱标却宛如一座雕塑一般,静静地站立在这漏雨的大殿中央。

十二道参劾奏章此刻正躺在晶砂之中,熊熊燃烧成诡异的蓝焰。火光摇曳不定,照亮了二十四名地方官那一张张因恐惧而变得惨白的面庞。“这场雨啊,恐怕要一直下到九月呢……”朱标缓缓弯下腰,拾起一块松动的墙砖,喃喃自语道:“就如同那坚固无比的堤坝,最终也会溃败于蝼蚁蛀空的那一瞬间。”

当暮色如血般染红了应天城墙的时候,朱标独自一人默默地登上了玄武门。新修建而成的泄洪渠在雨中闪烁着微弱的晶砂蓝光,仿佛一条沉睡中的巨龙。他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袖袋,触碰到了半粒尚未完全融化的粗盐。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捶打声从远处悠悠传来——原来是工部的匠人们正在辛勤劳作,给那些用于丈量田亩的铜尺精心地烙上象征着皇权的龙纹。

然而,雨势突然间毫无征兆地变得愈发猛烈起来,密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朱标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不远处一处已被汹涌洪水冲垮的蚂蚁巢穴,只见无数只小小的蚂蚁在洪流中拼命挣扎、呼救,但终究无法逃脱厄运。他那双沾满了泥浆的手不由自主地紧紧握起,然后狠狠地在城墙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朱标知道更硬的骨头还在后头,那些藏在鱼鳞册褶皱里的蛀虫,得用晶砂混着铁水灌进缝隙。

朱标面色凝重地劈开了从扬州府加急送来的塘报,只见那封面上的火漆瞬间崩裂开来。他迅速展开塘报,目光如炬般扫过上面的文字,当看到“滁州水坝”四个字的时候,突然之间,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自他手中涌现出来。

只见那些原本附着在纸上的晶砂,如同被点燃一般,猛地爆发出耀眼的蓝焰。这蓝色火焰熊熊燃烧,将整个房间都映照得如梦似幻。

与此同时,屋外的雨幕之中,整整二十名来自工部的匠人正齐刷刷地跪在地上。他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把镶有龙纹的铜尺,仿佛这些尺子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使命。雨水无情地打落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却丝毫不敢动弹。

朱标微微眯起眼睛,审视着眼前的这群匠人。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道:“赏!”随着这声令下,三块刻着“洪武钦差”字样的沉甸甸的铁令牌如同流星一般划过雨幕,直直地砸进了泥泞不堪的地面,溅起一片水花和泥浆。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周围八只藏身于蓑衣之下的报喜鹊惊慌失措地飞了起来,它们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似乎也被这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得到赏赐的匠人们激动不已,他们的脖颈处因为兴奋而泛起一层薄薄的盐霜。而那些没有获得赏赐的匠人,则战战兢兢地颤抖着身体,试图抖落掉满襟的黍米。原来,这些黍米都是他们昨天在验收工程时偷偷藏匿起来的工程粮食。

此时,正值秋雨连绵的第七天。远处的通州仓内,新到的稻谷堆积如山,已经将那粗壮的木梁压得嘎吱作响,仿佛随时都会断裂一般。

朱标信步走到窗边,伸出手接住几颗从屋檐滴落的雨滴。他轻轻碾碎了其中两颗带着寒霜的谷粒,刹那间,晶砂散发出来的蓝光宛如潺潺流水一般,顺着他的手指缝隙缓缓流淌而下。

十二辆满载粮食的大车缓缓地驶过玄武门那刚刚铺设好的青石板路,车轮无情地碾压而过,在深深浅浅的车辙之中,有乳白色的米浆慢慢渗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米浆渐渐凝结成了细小如盐粒般的结晶,宛如一朵朵盛开在石板路上的白色小花。

“南京城的十六座粮仓啊,里面所储存的粮食足够全城百姓吃上整整三年!”韩谋士手中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地响着,突然,其中一颗珠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停在了“丁”字形状的缺口处。

朱标的一身护甲在移动时不经意间擦过了铜斛的边缘,只听得轻微的一声摩擦声响,便有三钱重的银屑从上面剥落下来。他面色凝重地说道:“若是任由那些贪婪的蛀虫继续侵蚀下去,将这支撑国家命脉的梁柱都啃噬一空,恐怕不出三天,这些粮仓就会坍塌。”

子时的梆子声悠悠地传来,一下、两下……当敲到第七声的时候,应天府衙后的小巷子里忽然闪过了六顶小巧而精致的青呢轿子。坐在其中一顶轿子中的李地主紧紧地攥着那张镶着金边的田契,身体蜷缩得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他腰间悬挂的那块腰牌上,“义捐”两个大字格外醒目,上面还沾染着些许晶砂蓝色的印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