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朱元璋正迈着威严的步伐走过来。他脚上那双绣有精美龙纹的靴子毫不犹豫地直接碾压过从篓中蹦出来的那条青鱼。随着“嘎吱”一声脆响,青鱼身上的鳞片四处飞溅开来,其中一些细小的鳞片就如同雪花一般轻轻地飘落在刚刚由户部新呈上的鱼鳞图册上面。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情景,冷哼一声说道:“哼!标儿的盐粒可比户部的算盘响多了啊!”
此时,站在殿角处的韩谋士迅速展开一张巨大的渔网。渔网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网眼中漏下来的缕缕阳光则恰好照在了跪满整个丹墀的灾民们身上。这些灾民们个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他们用充满期盼和哀求的目光注视着朝堂之上的皇帝和大臣们。
就在这时,只见朱标的衣袖微微一动,三颗晶莹剔透的晶砂从他的袖口悄然滚落而出,顺着地面一路滚进了摆在一旁的舆图之中。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在舆图上清晰标注着的长江水道突然间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操控一般,竟然在沙盘上自行改道了!
戌时二刻,夜色已深,天空中飘着几盏孔明灯。其中一盏散发着浓烈鱼腥味的孔明灯晃晃悠悠地向着谨身殿飞去,最终不偏不倚地撞上了那流光溢彩的琉璃瓦。
朱标正巧站在殿外,听到声响后迅速伸出手去,稳稳地接住了从空中飘落而下的灯面残片。与此同时,一些稻种也顺着渔网纹路咕噜噜地滚进了他的袖袋之中。
小主,
“松江府盐仓要改为粮仓?”朱元璋的声音骤然响起,只见他身披战甲,右手的护甲轻轻刮过摆在面前沙盘中新垒起的堤坝。刹那间,长江水在那些被晶砂灼穿的细小孔洞里打着旋儿,发出汩汩的声响。
朱标没有立刻回答父亲的问题,而是将手指伸进一旁的黍米堆里,仔细地捻出几颗盐粒来。
就在这时,奉天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铜锣声。紧接着,便看到三十六县里的官员们正高举着鱼鳞册,整整齐齐地跪在那里,远远望去宛如一群南飞的大雁排成了阵势。
子时的更鼓声由远及近,沉重而又响亮,仿佛要将头顶的乌云都给震散开来。伴随着这声声更鼓,一抹奇异的景象出现了:原本放在案几上的《赈灾章程》竟然开始有蓝色的血液结晶析出,这些结晶逐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盐花。
朱标目光敏锐地发现,就连刚刚进贡上来的户部新制苏绣之上,那精美的绢面稻穗纹里居然也隐藏着半粒尚未融化的粗盐。
在这寂静无人的五更时分,海风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呼啸着席卷而来,带着浓郁的潮气汹涌地扑向了宏伟壮丽的文华殿。那潮湿的气息仿佛无孔不入,迅速弥漫在整个殿堂之中。
案几之上,一本厚重的《两浙鱼鳞图册》静静地躺着。晶砂在微弱的烛光映照下闪烁着点点光芒,宛如夜空中的繁星。然而,当海风掠过之时,它竟悄然化作一滩蓝色的水渍,缓缓地在“永不起科”这几个字上晕染开来,形成一片淡淡的蓝渍,给这本原本庄严肃穆的图册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又迷离的色彩。
朱标独自站在窗前,凝望着宫墙外那袅袅升起的缕缕炊烟。那些炊烟在晨曦的微光中若隐若现,如梦似幻。他的目光穿过重重宫殿楼阁,仿佛看到了远方百姓们晨起劳作的身影和他们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就在此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那是李宅沉重的门环坠地所发出的沉闷响声。这声音在空旷的宫廷内回荡着,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朱标的心头,让他不禁浑身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