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真相毕现,荣归盛景

“这便是幕后主谋的最后遗言了……”朱标轻声呢喃着,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这份遗言仿佛承载着无数的秘密与罪恶,让他感到肩头的担子愈发沉重。

朱标稍作停顿,接着小心地将文书收入怀中。随后,他转过身来,面对一直守护在旁的孙侍卫,压低声音说道:“我们走吧,真相已然大白。此地不宜久留。”说罢,两人相视一眼,便匆匆离开了这个充满阴森氛围的地方。

小主,

一路上,他们脚步匆忙,谁也没有说话。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弥漫着紧张而肃穆的气息。不多时,二人就顺利回到了宫廷之中。

朱标顾不上歇息片刻,直接朝着御书房快步走去。进入书房后,他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将怀中的文书呈递给坐在书桌后的朱元璋。

“父皇,儿臣历经艰辛,总算找到了所有与此案相关的证据,如今关于那场刺杀的真相已尽在其中。”朱标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透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决心。

朱元璋闻言,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处理的奏折,伸手接过文书。他快速地翻动着书页,眉头渐渐紧锁,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整个书房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父子俩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终于,朱元璋看完了整份文书。他缓缓抬起头来,看向跪在地上的朱标。此刻,他的目光中不再有往日的严厉,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信任与欣慰。

“标儿,你做得很好。”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从今往后,你的一切冤屈都已洗清,你依旧是朕的太子,大明的未来。”

朱标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站起身,周围的文武百官纷纷向他投来敬畏的目光。朱标心中充满了荣耀

“父皇,儿臣有请!”朱标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那笑容背后,却是一双坚定不移、仿若能够洞悉一切的眼眸。只见他从容不迫地望向门外,声音洪亮而又沉稳地说道:“恳请父皇将这起事件的幕后主谋带至御书房,好让那隐藏于黑暗之中的真相得以彻底揭露,大白于天下!”

话犹未了,朱标猛地转过身去,步伐稳健有力,宛如一阵疾风般朝着门外大步流星而去。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坚实的大地上,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于即将揭开谜底的满满自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

此时的御书房外,气氛凝重肃穆。一群身披重甲、手持利刃的禁卫军正紧紧押解着一名身着官服之人缓缓走来。然而,这位官员早已没有了往日里的威风凛凛与趾高气扬,如今的他形容憔悴不堪,狼狈至极。那身原本光鲜亮丽的官服也变得皱巴巴的,沾染了不少尘土污渍。

当这名官员被带入御书房后,众人的目光瞬间便聚焦到了他的身上。他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可言;那双眼睛更是不停地左顾右盼,闪烁不定,显然是想要避开四周投来的那些充满鄙夷与愤怒的目光。尽管如此,禁卫军们还是毫不留情地将他重重按压在地,迫使他双膝跪地。只听得“砰”的一声闷响,他整个人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一般砸落在那坚硬无比的金砖地面之上。

刹那间,整个大厅陷入一片死寂,静得甚至连一根针掉落在地的声音都能清晰听见。唯有那名官员因惊恐而愈发粗重急促的喘息声,在这片静谧的空间中不断回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