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洛阳纸短佳人启 邺城风起静候音

车轮碾过坑洼的官道,扬起细密的尘土,在秋日阳光下弥漫。

马车内,蔡琰指尖轻抚着膝上的“焦尾”琴匣,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略微沉静。离开繁华却也压抑的洛阳,前路漫漫,投向一个未知的将来,纵有父亲的期许与那人昔日的风采支撑,也难免忐忑。

绿珠坐在对面,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个小包袱,不时掀开车帘一角向外张望,又很快放下。“小姐,这路可真不好走。”她小声抱怨,杏眼带着对未知的惶恐。

蔡琰微微颔首,并未言语。目光透过车窗的缝隙,看到的是连绵的荒草,偶尔有废弃的村落残垣断壁,战争的疮痍尚未抚平。这景象与传闻中冀州的勃勃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行了数日,队伍进入冀州地界。空气似乎也清新了些,道路虽依旧算不上平坦,但比起之前,已好了不少。这日午后,在前方开路的王越勒马停下,他的亲兵迅速散开,保持着警惕。

“何事?”车内的蔡琰开口询问,声音平静。

绿珠连忙探头出去,片刻后缩回头:“小姐,是……是一群逃难的人,看着不像坏人。”

王越的声音从车外传来,沉稳有力:“蔡小姐勿忧,是些流民,听闻主公仁政,欲往邺城谋生。”

蔡琰示意绿珠掀开车帘。只见前方不远处,聚集着几十个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流民,男女老少皆有,眼中满是疲惫与对未来的茫然。他们畏惧地看着这队装备精良的兵士,不敢靠近。

王越并未驱赶,而是命人取了些干粮和水分发下去,又简单询问了几句,指明了前往邺城的方向,告知他们到了邺城自有官府安置。“主公有令,凡入冀州境,真心求生者,皆当予以援手。”王越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流民耳中。

流民们先是难以置信,随即爆发出低低的啜泣与感激,纷纷跪地叩谢,口称“安平侯仁德”。

蔡琰静静看着这一幕,手指无意识地在琴匣上划过。书卷上的仁政,与眼前这般景象带来的冲击,截然不同。她对那位即将托付终身的男子,似乎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旅途并非全然平静。一次薄暮时分,行至一处偏僻山林,几声呼哨响起,十数名手持简陋兵器的蟊贼从两侧跳出,试图拦路抢劫。

绿珠吓得低呼一声,抓紧了蔡琰的衣袖。蔡琰却端坐不动,只听车外王越一声冷哼。未见亲兵有大的动作,只听弓弦连响,数支羽箭精准地射在蟊贼脚前的地面,激起几簇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