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踱步到窗前,望着庭院中一块铺路的青石板。这石材坚固,但开采、运输、铺设,无一不耗费时日。还有砌墙用的砖石和粘合用的泥浆……效率太低了。
冀州地域广阔,若按部就班地修路,没有三五年根本看不到明显成效。工坊城更是如此,一砖一瓦垒起来,猴年马月才能投入使用?等三大工程初见雏形,恐怕黄花菜都凉了,那些世家早就想出一百种方法来给他添堵,甚至可能已经联合起来发难了。
不行,必须找到更快捷、更坚固的办法。粘合剂……有没有比普通泥浆、糯米汁更好的东西?他记得一些关于“三合土”的记载,但那还不够,强度和凝固速度都差强人意。如果能有一种材料,遇水就能凝固,坚硬如石,那……
水泥!这个词猛地跳入他的脑海。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强度远超普通泥浆的胶凝材料。石灰石、粘土……这些似乎并不难找。若是有了水泥,无论是修路铺设路基,还是建造工坊城的墙体房屋,速度和强度都将是质的飞跃!一条水泥路,养护得当,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可比现在的土路强太多了。
还有砖。现在的土砖烧制,费时费力,成品率低,强度也堪忧,遇上连续阴雨天都可能出问题。
若是能改良烧砖的窑炉,改进工艺,提高烧制温度和效率,生产出更规整、更坚硬的青砖甚至红砖……想到这里,袁尚的眼睛亮了起来。水泥加上新式砖窑,这简直是为他这三大工程量身定做的加速器!
他几乎能想象到,当一条条坚固平坦的水泥路面迅速在冀州大地上延伸,一座座高大坚固的工坊拔地而起时,那些还在背后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的世家会是何等目瞪口呆的表情。
他们或许还在琢磨着怎么囤积木料、石材来卡他的脖子,却根本想不到,他要用的,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他转身回到案前,心中的计划已然清晰。得尽快找几个可靠的、脑子活络的工匠,先把水泥和新式砖窑的试验搞起来。
这东西一旦成功,将是他手里又一张王牌,一张足以彻底改变冀州格局,让所有对手措手不及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