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穷则变,变则通
在繁华都市的边缘,有个破败的城中村。这里房屋密集且破旧,狭窄的街道终年难见阳光,污水横流,居住着一群为生活苦苦挣扎的人。林强就是其中一员,他身材瘦弱,面容憔悴,父母早逝,仅靠打些零工维持生计,住在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屋内的陈设极为简陋,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一个缺了角的桌子,便是他全部的家当。
林强虽身处困境,却怀揣着一颗渴望改变的心。一天,他在旧书摊闲逛时,一本破旧的《易经》映入眼帘。翻开书页,晦涩难懂的文字中仿佛藏着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他。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见林强对《易经》感兴趣,便笑着说:“小伙子,这《易经》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蕴含着天地间的大道,若能参透,说不定能改变命运。”林强心动了,用身上仅有的几块钱买下了这本书。
回到家,林强便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白天,他在工地劳作间隙,也不忘掏出书看上几眼。有一次,他正看得入神,没注意到头顶上方摇摇欲坠的建筑材料,工友们见状大声呼喊,他才惊险地躲过一劫。夜晚,昏暗的灯光下,他对着发黄的书页反复琢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他就在本子上仔细记录下来,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了好几页。
城中有位退休的老教师,对《易经》略有研究,林强听闻后,决定登门拜访。一个周末的清晨,林强特意换上自己最干净的衣服,怀揣着那本《易经》,早早来到老教师的家门口。他有些紧张地轻轻敲门,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位面容和蔼、戴着老花镜的老教师出现在门口。
林强赶忙恭敬地鞠躬,说道:“老师您好,我叫林强,听说您对《易经》很有研究,我买了这本书,实在看不懂,想跟您请教请教,不知道会不会打扰您?”老教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质朴的年轻人,微笑着说:“不打扰,进来吧。”
林强走进屋内,只见书房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老教师示意林强在书桌前坐下,林强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那本破旧的《易经》,放在桌上,略带羞涩地说:“老师,我文化水平不高,看这书里的卦象、爻辞,就像看天书一样,您能给我讲讲吗?”
老教师轻轻翻开书,问道:“你具体是哪些地方不明白呢?”林强赶忙指着书上的一处卦象说:“老师,这个乾卦,我知道它代表着天,可这爻辞里的‘初九,潜龙勿用’,我怎么也理解不透。”老教师扶了扶眼镜,耐心地解释道:“‘初九,潜龙勿用’,从卦象上来说,初九是乾卦的最下爻,龙在此时还潜伏在水中,力量未显。这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的初期,要潜藏隐忍,积蓄力量,不可贸然行动。就好比一个人在成长阶段,要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等待合适的时机。”
林强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师,您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那像我现在这样的处境,是不是就该默默努力,等待机会呢?”老教师微笑着肯定道:“没错,年轻人,《易经》里的智慧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它不是让我们去盲目地预测未来,而是教我们顺应规律,把握时机。”
林强又指着另一个卦象问:“老师,那这个坤卦里的‘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又是什么意思呢?”老教师耐心地讲解:“‘直方大’,直是正直,方是方正,大是宏大。六二爻处于坤卦的中位,象征着人具备正直、方正、宏大的品德,即使不刻意学习某些技能,也会事事顺利。这是在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才能走得长远。”
林强听得入神,不时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要点。随着交流的深入,老教师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思维敏捷,对《易经》充满了热情和执着。他也更加认真地讲解起来,从卦象的基本含义,到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和运用《易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