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

陈星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红楼梦》,她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仔细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当她读到林黛玉的情节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她发现,当林黛玉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她对王夫人的善意,竟然变成了一种打扰。

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林黛玉被描绘得如诗如画,她的气质高雅,品格高尚,底蕴深厚,风采迷人。然而,林黛玉的生存环境却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许多恶劣的因素。

否则,她怎会在前有《葬花词》,后有《桃花行》呢?这些作品无不透露出林黛玉内心的孤独和哀怨。完美的林黛玉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陈星从读者的视角去观察,发现了她与贾府内真实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贾府中,以王夫人为代表的金玉良缘支持者们,她们更看重的是贾宝玉未来妻子对于荣国府的现实意义。而此时的荣国府,经济正处于断崖式下滑的状态,经济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家族里的男人们也个个不思进取,这让整个家族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家族的前途命运就如同那被浓雾笼罩的山峦一般,让人难以看清其真实面目,更难以预测它未来的走向。这就好似一个深不见底的谜团,让人摸不着头脑,谁也无法确切知晓它究竟会如何发展。

而家族长期以来都没有新生命的诞生,这无疑给家族的人口延续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就像那干涸的河流,若没有新的水源注入,迟早会枯竭干涸。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家族在为子孙联姻时,自然会格外关注那些能够弥补自身不足的家族,以及那些有能力肩负起家族繁荣昌盛重任的女孩儿。

在王夫人等众人的眼中,薛家无疑是一个极为理想的选择。薛家不仅家底殷实,家境富裕,而且薛宝钗更是以贤德淑良而闻名遐迩,堪称女子中的典范。她的品德高尚,举止优雅,待人接物都恰到好处,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更为重要的是,薛宝钗总是能够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循循善诱地规劝宝玉关注仕途经济。这一点让王夫人尤为满意,因为她深知宝玉虽然聪明伶俐,但对于科举仕途却缺乏足够的热情和上进心。而薛宝钗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短板,引导宝玉走上正途,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男子汉。

以王夫人的见识和阅历,她自然明白一个好妻子对于男人的重要性。而薛宝钗这样的女子,无疑是宝玉的良配。她相信,只要宝玉能够娶到薛宝钗这样的贤妻,必定会在她的影响下,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专注于仕途经济,从而为家族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

再加上她与薛家的血缘关系,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血浓于水,亲情的纽带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然而,尽管她深知黛玉的出众,但她对黛玉优秀之处的理解却相当肤浅,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黛玉真正卓越的地方,她要么选择视而不见,要么根本就无法理解,更遑论给予认可了。

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巨着中,众多金钗们在诗词歌赋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造诣。她们的作品不仅文笔优美、意境深远,而且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这些女子们的文学水平之高,甚至超越了那些一心追求仕途的男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