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鹏城落后的电话通信系统

完成所有这些登记步骤之后,秦奕还需要主动挂断电话,并耐心地等待长途台去接通对方。

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无法找到指定联系人的状况,亦或是由于自身原因而未能及时接听来自长途台的回电,那么这次通话尝试就算是以失败告终了。

如此一来,他别无选择,只能再次重复之前的挂号流程从头开始。

更为棘手的问题在于,此时长途通话所依赖的通信线路资源相对来说十分有限,而两个城市之间对于通信的需求量却相当之大。

尤其是在上班时间段内,集中拨打电话的人数众多,常常会导致线路繁忙、占线频繁发生。

这种情况下,接通电话的成功率自然就很低,甚至有可能一整天下来都难以成功拨通几个电话。

当然,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也不是毫无作为的。

早在 1983 年年底,鹏城便与已经携手港岛的知名电讯公司大东电报局,共同组建起一家实力雄厚的合资电讯企业鹏大电讯公司,这一举措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旨在全方位提升深圳地区的通信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虽然这企业名字叫鹏大电讯,但是一开始跟鹏城大学没有丝毫关系,也就是后来研究设备的时候会寻求鹏城大学的帮助。

自该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以来,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作接踵而至。

通过源源不断地从海外引进各类先进的电话设备,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市内固定电话的安装覆盖区域。

就在不久之前,肩负重任的童士柏专程赶赴江城展开深入调研,其核心目的正是聚焦于如何优化处理电话网络系统的运输效能问题。

不过,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尽管各项改进措施正在稳步推进,但想要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绝非一日之功。

毕竟通信领域的变革牵涉众多复杂因素,而且在对设备更新换代的同时,政府还必须保证现有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这注定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周期方能见到显着成效。

在前世的历史轨迹中,直至 1985 年岁尾时分,这项改革才差不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