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网卡通信方案

林宇轩手持一张 A4 纸,踱步到白板旁。

秦奕瞟了一眼,发现上面竟然是些小猫小狗之类的卡通图画。

感情这老林刚才在他讲述汉卡进展的时候,居然一直在那张白纸上信笔涂鸦!

然而不得不说,这位仁兄还真是够自信的,连相关资料都没有携带,就这样毫无顾忌地直接登上讲台开始讲解了。

果然不愧是业界内赫赫有名的专家!

只听见他爽朗地笑道:“多谢小秦如此郑重其事地安排我来闪亮登场!”

然后他欠了欠身,接着说道:“不过嘛,大家伙儿也别这般拘谨,我这次给诸位带来的通信方案,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难以理解哈。”

林宇轩的行事风格依旧和以往一样,我行我素,

他才刚刚开口说了几句话,瞬间便成功打破了整个会议室原本有些沉闷的氛围。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下来。

说完开场白后,他随手拿起一支黑色水笔,潇洒自如地画下了两个大小相同的方框,并分别在其上方标注出“A”和“B”两个字母,随后解释道:“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两个方框就是两台电脑 A 和 B。”

这时,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过全场,微笑着继续问道:“倘若我们想要将存储在电脑 A 上面的资料传输到电脑 B 当中去,那究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呢?”

“直接伸出双手从电脑 A 里把这些资料一把抓起来,然后再丢进电脑 B 里面吗?很显然,这种变魔术一样的做法根本是行不通的。”

话说到此,安静坐在台下认真聆听的秦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放在数十年之后,当无线网络技术发展得足够先进和成熟时,这样看似荒诞不经的操作是有可能行得通的。

不过在现在这个技术环境,这样的场景确实不太可能出现。

林宇轩接着讲:“所以,得有个东西,能把数据从电脑 A 拷贝到电脑 B。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软盘,不过软盘的容量,现在也就几 MB 左右。虽说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容量会不断增加,但是——”

“假如我们不仅想把数据从电脑 A 拷贝到 B,还想拷贝到 C、D、E 甚至更多电脑上呢?难道要一个个拿着软盘,人工送到每台电脑那儿?这时,我们就需要计算机网络了,借助它,数据能快速传播。”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呢?”

“我们都知道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计算机里存储数据用的是数字信号,可现实中的传输介质,像现有电话网络的电缆里面,传输的大多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最初构建计算机网络时,大家自然就想到用调制解调器,把电脑里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再进行传输。”

童士柏点头赞同,水木大学之前构建的计算机网络就是用的电话网来作为传输网络,这样计算机在将信息放到传输介质传输的时候,确实需要有调制解调器来将信号类型转换。

而在秦奕看来,这种建网方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能快速搭建一个成型的局域网,但是本身他的传播性能并不理想,而且在光纤技术发展起来之后这种联网方式也很快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