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立”与“破”交织

历经一个月后,市委礼堂的主席台上,新制的铜质聘书在绒布上泛着幽光。当七十三岁的农机专家张工颤巍巍接过证书时,姜嘉霖对着冷玥低声说道:“看见他中山装口袋别的钢笔没?1998年建言时用的英雄616,今天特意别上的。“

会后,冷玥整理会议记录时发现聘书编号的奥秘——01号是现任高校博导,02号却是乡镇农技站的“泥腿子“技术员。“专家不是头衔,是能扎进现实土壤的根须。“姜嘉霖摩挲着会务组剩下的聘书封皮,“二十年前被埋没的声音,今天要在政策文件里发芽。“

深刻意义阐释

姜嘉霖用搪瓷缸指点着《委员会章程》:“咱们搞的不是华丽的顾问团,是要用实际真知为政府工作做好参谋助手作用。“他翻开某县招商引资失败案例,“去年那个光伏产业园的招商,要是立项前让老陈这样的设备商看看图纸,何至于失败?“

冷玥的钢笔在值班日志上沙沙作响:“所以您坚持要保留'异议权'条款?“

“对!“姜嘉霖敲着章程第14条,“专家联名反对的项目,必须上市长办公会辩论。这委员会不是橡皮图章,是给政策研究装上刹车片。“

最重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运作规程》挂在了市政府研究室的会议室。

2018年是中国机构改革的关键年份,其深度和广度远超以往,既是对改革开放40年行政体制的总结性调整,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里程碑事件。

市政府研究室和发展研究中心依然是在这场“立“与“破”的这场改革中。

摘牌时刻。

姜嘉霖的指尖触到市政府研究室铜牌边缘时,一阵穿堂风掠过走廊,卷走了他手中的螺丝刀。铜牌在晨光中摇晃,露出背面用红漆涂改的“2005年制“字样。冷玥抱着档案箱站在台阶上,看见后勤科长老杨蹲在花盆边,把拆下的螺丝一颗颗埋进土里:“留个念想,等铁锈养出铜绿......“

市委办的车停在梧桐树下,司机按着喇叭催搬档案。姜嘉霖突然转身,铜牌“咣当“砸进纸箱。